農村敬老院變身社會福利中心 走進集美灌口鎮田頭社區,一座總建筑面積達1.2萬平方米的現代建筑集美區社會福利中心大樓屹立在路邊。四周綠化美化與亭臺樓閣相映成趣,景色十分優美。集美區社會福利中心提供床位328張,現有入住人員313人,包括政府兜底保障的31名特困供養對象、56名重殘托養對象,以及來自本市及周邊地區自費養老老人。 可是誰能想到,8年前這里還是一個偏僻破舊的農村敬老院。 林寶福是見證集美區社會福利中心建設發展的第一人,他家住灌口鎮東輝村,參軍入伍參加過對越自衛反擊戰,在部隊多次立功受獎,退伍回鄉后當上了這所農村敬老院的院長,一干就是15年。他告訴記者,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集美區利用原灌口水利中心站辦公室一棟舊房、一個舊院子,一個老廚房辦起了第一個農村敬老院,2009年集美區政府根據區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提議,整合全區各街鎮所有的農村敬老院在灌口田頭村興建集美區社會福利中心。經過4年的努力,廈門市島外第一個上規模上等級的社會福利中心12層電梯大樓建成投入使用,經過招投標由廈門市愛欣老年公寓承包運營,并承辦起全區首個養老機構附設醫療設施——“愛欣護理院”,成為醫養結合的典型。 從當年的農村敬老院到今日的社會福利中心,百姓從中感受到集美區民生事業的飛躍發展。 住在九樓的林傍福是見證養老院變遷的第一人。他是灌口鐵山村人,今年89歲,由于長期肢體殘疾,失去勞動能力,無兒無女,當年灌口敬老院剛建成,他成為首批入住的老人。2013年社會福利中心建成,他又住進新大樓。他告訴記者,感謝政府如此關心民生事業,讓我們老年人晚年生活也能這么幸福啊。 感觸頗深的還有住在福利中心9樓的謝連明和呂泉水夫婦。今年76歲的謝連明從小雙目失明,年輕時四處流浪,呂泉水則喪失勞動能力,兩人婚后沒有生育子女。2000年以來,謝連明、呂泉水夫妻兩人在灌口農村敬老院、區社會福利中心連續居住了18年。兩位老人作為民生兜底對象,談到社會民生這個話題時,他們無不感激政府的社會救助政策,讓他們今天過上了好日子。 三個孤兒的成長故事 集美區退休老記者王先生收藏的老照片中,有一張命名為“區委書記與10個孤兒”的照片。這10年前的10個孤兒如今有3個已分別成為華中政法大學、福建農林大學和福建農業職業學院的大學生。 從孤兒到大學生,一路走來,老照片講述了他(她)勵志成長的故事,更講述了社會救助讓他(她)成長的話題。 彭希元,杏濱街道錦鶴社區青年,父母原是杏林某工廠工人,2005年正當他在讀小學一年級時,一次意外的交通事故讓他在失去母親之后,不久又失去了父親成了孤兒。車禍無情人有情。集美區民政局和杏濱街道辦事處及時關注、主動服務,第一時間將其列入孤兒救助政策項目,及時發放孤兒生活補助,并實施教育救助,保證他有飯吃,有書讀。從小學起一直到初中、高中,小彭一路享受孤兒生活補助和教育救助待遇。小彭奮發讀書,立志成才,于2017年9月以優異成績考入了華中政法大學,如今他在校還享受集美區的高校教育補助政策將直至畢業。 家住灌口鎮雙樂社區的胡思婷,在一次意外事故中失去了雙親,當時正在讀小學的她陷入了極端的困境中。此時,政府伸出了溫暖的手,集美區民政局和灌口鎮按孤兒救助政策對其進行救助,孤兒生活補助費從每月的900元逐年增加到1800元,小胡同時還接受了集美區教育救助,確保了她生活無憂,讀書無憂。2018年7月,胡思婷考入福建農林大學。隨后,集美區和灌口鎮又按規定將她納入低保并一次性給予教育救助金8300元,每學年她還享有6000元的本科生補助,將直至她大學畢業。 頂許村的孤兒張千金,原住在杏林街道,父母雙亡后來到灌口鎮李林村投靠舅舅。經“綠洲計劃”領導小組辦公室協調,區、鎮(街)兩級民政部門將其孤兒救助關系從杏林轉到灌口,教育部門也將其學籍轉至灌口中學方便其就學。在社會救助、教育救助等政策的有力支撐下,張千金努力奮進,今年9月考上了福建農業職業學院。 如今,這些困難學子在與集美區民政工作人員的微信聯系中,無不表示感激政府的民生好政策。 |
相關閱讀:
- [ 12-19]潛移默化影響孩子多看書 2018人文集美悅讀季將于周六閉幕
- [ 12-19]廈門集美:探索新形式,涵養清廉風
- [ 12-18]廈門集美區第七屆運動會暨全民健身運動會閉幕
- [ 12-18]荒地上建起的軟件園三期 成為廈門集美區創新創業的熱土
- [ 12-17]廈門集美舉辦志愿服務系列活動 不忘初心傳遞愛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