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兩岸協同助創客實現夢想 廈門與臺灣隔海相望,相似的生活習俗、生命禮俗、文藝風俗,讓廈門與臺灣間有了更便利的交流合作條件。據火炬高新區相關負責人回憶,早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為了順應留學人員歸國創業熱潮,園區成立了廈門留學人員創業園,其運營模式正是學習新竹工業園,“該運作模式較好地服務了當時的歸國創業‘大部隊’,也為臺灣同胞來火炬高新區創業打下堅實的基礎”。 2006年,廈門臺灣科技企業育成中心掛牌成立,為臺灣創客提供了一個更專業的圓夢平臺。據了解,該中心是科技部批準的首批“對臺科技合作與交流基地”,其搭建的臺灣中小科技企業創業孵化平臺,已成為廈門對臺科技合作與交流的一個窗口,臺灣青年官振群團隊便是當中的受益人。“中心每項有針對性的政策和服務,讓我們有種天然的融入感。”臺灣青年官振群團隊決定將芮寶生物醫藥科技(廈門)有限公司落戶園區時也沒料到公司能發展得如此迅速,在中心的幫助下,官振群還于2015年入選廈門第七批“雙百計劃”人才。 多年過去了,火炬高新區的“對臺牌”越打越順:廈門臺灣科技企業育成中心承接著廈門對臺科技成果轉移的重任;廈門與北京清華大學、臺灣新竹清華大學三方共建清華海峽研究院,構建了一個產學研綜合創新平臺,其中火炬高新區作為研究產業推進職能的主要對接載體,肩負推動廈門人工智能、大數據和云計算產業發展的使命。 此外,火炬高新區還引導清華海峽研究院、一品威客、愛特眾創空間等單位在臺灣設立離岸孵化器,建立起更高層次的兩岸融合創新機制;芝麻開門創客匯先后建立與臺灣青創總會、高雄市青創協會、臺北APP創意園區等機構的互動,成功引進高雄市青創協會在創客匯設立“高市青創(廈門)育成中心”,為臺灣創業青年間接構筑了強大的“事業線”。 如今,臺灣創客團隊在火炬高新區不斷涌現,其中在孵臺灣創客項目數已突破200個,園區累計吸引臺資投資額達85.3億美元,引進臺資企業約300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40家,吸納就業人數61139人(其中臺籍人員超過3000人)。 3溫度園區留企業生根發展 如果說雙創生態系統是火炬高新區吸引企業入駐的引子,那么園區“小政府,大服務,扁平化管理”的服務理念,則是留企業生根發芽的關鍵。 據了解,近年來,火炬高新區積極發揮政策扶持引領作用,以政府管理的“減法”換取創新創業“乘法”。通過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和行政審批標準化建設,壓縮審批時限,提高服務效率;深入走訪企業一線,全力提供“保姆式”服務,打造溫度園區;通過搭建金融服務平臺、優化金融政策支撐體系、強化金融服務保障等多措并舉,營造融合、協同、共享的金融創新生態,促進園區創新創業型企業生根發展。 圍繞人才的全方位需求,園區推出了一批人才公寓,為園區企業和人才提供宜居宜業的生活環境。其中,新投入公寓樓2000多套,以市場價6折出租給企業員工,實現人才安家心愿;7條定制公交駛入園區,員工可通過掌上公交系統進行預訂,出行難問題得以解決;單位樓下有超市、餐廳,步行百米即有診所,放眼望去,滿園皆是綠地紅花,一個產城融合的舒適園區躍然于眼前;美亞柏科、美圖、美柚、中軟、咪咕動漫等27家園區知名企業組建“聯合大學”,將培訓資源有效整合,為人才搭建成長平臺。 貼心的服務贏得了企業認同,更助力企業發展,2018年,火炬高新區“瞪羚企業”累計60家,居全國高新區8位,比上一年提升3位。目前,園區擁有省級科技小巨人領軍培育企業數198家,占全市45%。其中,由高新技術人才創辦的企業,掌握帶動新興學科、引領產業發展的關鍵技術,后勁無可限量。 |
相關閱讀:
- [ 12-18]廈門火炬高新區:擎高新“火炬” 立改革潮頭
- [ 12-14]廈門火炬高新區全力打造計算機與通訊設備產業千億鏈
- [ 12-12]廈門火炬高新區電力電器產業快速發展 登上世界舞臺
- [ 12-11]生態優,“瞪羚”躍——廈門火炬高新區瞪羚企業發展側記
- [ 12-07]廈門火炬高新區瞪羚企業數躍居全國第八 較上年度上升三名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