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黨群活動服務中心。(郭和平攝) 強化工作合力 多元參與助推鄉村振興 傍晚的馬巷鎮山亭社區又如約響起廣場舞的歡快聲,這個緊鄰工業園區的古老村莊,當地人特別喜歡向外人“炫耀”:社區利用集體財產收入,對大病進行3000元、5000元和8000元三檔的補助,此外,自城鄉醫療保險制度實施以來,社區已統一為居民繳交城鄉居民醫療保險費用。 可以看出,用村集體收入“反哺”村民,已成為翔安“黨建富民強村”的題中應有之意。老百姓的獲得感,在雙滬“四統房”女工們自信的面龐上,在山亭居民們自豪的話語中,也在馬塘幸福院古稀老人會心的笑聲里。 內厝蓮塘湖畔,8名正在從事手工制作的村民也是一道特有的“風景”,而他們每個人,現在只要與外人閑聊,都會頻頻提及幫扶他們就業的翔投集團。從去年9月份開始,一份份《黨建富民強村共建協議》,把翔安的區屬國企與多個經濟薄弱村的發展軌跡,緊緊地融合在一起。 要把“黨建富民強村”推向深入,就必須讓翔投集團、翔安市政集團、翔發集團三家國企“跳”進去,翔安創新思路,又找到了一條路徑。其背后,無疑是翔安在黨建富民強村乃至鄉村振興中,借助“多元參與”形成的工作合力。 從“黨建聯強、產業聯動、資源聯享、困難聯幫”的“四聯”機制,有的人看到的是三家區屬國企的責任擔當和優勢互補,也有人看到的是其掛鉤幫扶的內厝鎮、新圩鎮經濟薄弱村起飛的力量。值得一提的是,鋤山村推行的“村集體+國企+農戶”的發展模式,為村莊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推開了廣袤天地。 不僅如此,翔安積極引入的高校、科研機構等多元力量,也在共謀村莊建設,共營產業發展。這里實施科技特派員制度,建設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等,鼓勵大學生返鄉從事電商、文創等產業,讓越來越多的鄉村煥發出新的生命力。 “黨建工作要心中有百姓”,這是翔安決策層的理解,這也是翔安“黨建富民強村”工作最直白但卻最真切的表述。黨旗下,它奏響了鄉村振興的“協奏曲”,更奏響了新時代增進民生福祉的“主旋律”。 |
相關閱讀:
- [ 01-04]今日起 廈門翔安區委啟動第六輪第三批巡察
- [ 01-03]廈門翔安區陽塘小學:生態教育增強學生環保意識
- [ 01-02]南音教學示范基地 首次設在廈門翔安幼兒園
- [ 01-02]愛國奮斗群英領翔 廈門翔安區踐行新時代使命與擔當
- [ 01-02]廈門汀溪水庫群至翔安原水管道工程全線貫通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