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1月6日訊 (海峽導報記者 孫春燕 常海軍)一頂小紅帽,一把垃圾剪,每天早晨六點,準時出現在神山三航小區的垃圾分類投放點。
他是彭衛泉,78歲的垃圾分類督導員;他是小區文明公約的發起者,主動請纓管理社區;他是小區的“發明家”,抽水機、垃圾分類鉤、垃圾分類剪等件件“神器”出自他的手。
他說,他只有一個愿望——發揮余熱,退休不退色,治理小區環境、維護小區秩序,就是他的“舞臺”。
千字倡議成小區文明公約
在神山社區碰到彭衛泉的時候,他正戴著志愿者“小紅帽”,手里拿著他發明的垃圾分類“神器”,在小區里帶領志愿者隊伍打掃衛生。
和很多退休后頤養天年的老人家不同,彭衛泉享受為大家付出的過程。臺風“莫蘭蒂”之后,神山三航小區很多設施遭到毀滅性破壞,一片狼藉的小區迎來了重建“契機”,他立刻聯絡上幾個退休的老同事,開始行動起來。
每天五點起床,六點出門“巡視”,把工人干活的工具收拾整齊,等工人開工?!拔覀內绞墙ㄖ?,工程上的事基本都懂?!迸硇l泉說,工人哪里干得不好,他們幾個就從旁指點;偶爾看不過去的,還會親自上手;工人們干活顧不上喝水,他們就端茶送水,忙得不亦樂乎。
幾個月時間,小區煥然一新,但彭衛泉卻陷入思考:這么好的小區,需要好的管理才行。那個晚上,彭衛泉難得晚睡,一條條倡議經過深思熟慮后躍然紙上:“為了維護美麗的神山三航小區,組建一個花園以及環境衛生管理小組”、“要求業主男女老少共同愛護花園的一草一木”、“不許亂丟垃圾和雜物”……
如今,這份千言倡議已經是三航小區的文明公約,彭衛泉召集的退休志愿者隊伍,也從最初的5人,發展為30多人,每每看到小區環境得到夸贊,他的心里總是充滿自豪。
動手又動腦造出移動抽水機
在三航公司上班的那些年,彭衛泉的主要工作是醫生,“退休了閑不住,想老有所為、老有所樂”,所以他最大的樂趣,在于投入小區建設和管理。
不過,等真正投入小區管理,彭衛泉很快就發現了問題:小區管理者很多是像他一樣的老年人,澆樹澆花時,需要從100米遠的水池中用桶提水,“對老人家來說,還是有點困難的”。彭衛泉想,要是有一個方便移動的抽水機就好了。
想干就干,善于思考的他買來了書本,備齊蓄電池、逆變器和350瓦的小型抽水機,多次試錯后,不用交流電的小型抽水機誕生了。
這還不算完,他找來木板,把嬰兒車上的輪子取下來,做了一輛小車;找來鄰居丟掉的壞風扇,取下底盤安上搖手,用來卷水管?!斑@樣一來,年紀大的人,只要把水管一端放進水池或接上自來水,就可以推著小車為小區里的所有花草澆水?!?/p>
自告奮勇義務督導垃圾分類
去年,廈門全市全面推行垃圾分類,他也投身到垃圾分類的行動中——第一時間報名當義務垃圾分類督導員。別的督導員早上七點上班,他六點半就開始工作;別人九點下班,他一定要等到快十點才離開;老年人觀念陳舊不愿意給垃圾分類,他就帶頭做,挨家說。
而醫生的本能讓他關注衛生問題,看到有些人直接用手幫鄰居分垃圾,他就想:什么樣的工具能讓大家的雙手解放出來,又能避免戴手套帶來的不便呢?
8元錢,買來一把大剪子;8元錢,買來兩條鐵棍;7元錢,焊接、打磨和打彎——23元的成本,一把長出觸角的垃圾分類“神器”誕生了?!坝械娜死诸惒粡氐?,督導員可以用鉤子鉤住袋子,用剪刀剪開,兩條鉤子像筷子一樣夾住垃圾并進行分類。”彭衛泉說,別小看這把“剪刀”,小到牙簽,大到100斤的垃圾袋,它都能處理,解放雙手還提高了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