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左)與醫護人員相談甚歡。
廈門晚報訊 (文/記者 吳笛 匡惟 圖/記者 劉東華)市民虞玲玲在朋友圈看到報道《女游客心跳停止72小時》后,馬上留言說,去年,她父親在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ICU(重癥監護室)住了兩個月,生命一度垂危,家屬甚至都想過放棄,但在醫生的努力下,老人重獲新生。虞玲玲說,親戚在美國斯坦福大學的醫院里當醫生,回廈門看望老人,都說廈門醫生了不起。
危急
感冒引發肺炎嚴重,處于生命的邊緣
去年3月24日,虞玲玲的父親,87歲的虞志宏因感冒引發重度肺炎,高燒39.7℃,出現明顯氣喘,吸氧后,病癥未緩解,醫生建議轉入ICU。
得個肺炎就可能要人命?對此,老人及子女都無法接受。老人覺得自己的身體沒事,拒絕進ICU,子女也想尊重父親的意見。但老人年紀大,又有糖尿病、高血壓,左肺葉曾做過手術,病情發展迅速,如果再拖下去,生命可能沒保障。第一醫院重癥醫學科診療組組長寧耀貴向家屬做詳細說明,最終說服老人和家屬。
轉入ICU后,老人的狀況一度很危急——嚴重的肺部感染導致呼吸衰竭、感染性休克。3月29日,老人的肺部功能只剩下20%,處于生命的邊緣。
當時,家屬面臨一個重大選擇:要不要介入體外膜肺氧合(ECMO)技術?重癥醫學科主任張民偉介紹,按照慣例,老人已87歲高齡,又有糖尿病、高血壓等老年病,并不具備接受該技術治療的條件。但如果不治療,還能做什么?重癥監護室團隊考慮再三,認為治療還有一線希望,不治療就可能真的沒希望了,因此決定說服家屬。
轉折
家屬陷入絕望中,被醫生的話打動了
上了ECMO后,老人的缺氧和休克狀況得到改善,但又出現新情況——老人消化道出血,出現便血,情況越來越嚴重。胃鏡室醫生先后為他做了兩次胃鏡,發現是十二指腸潰瘍引發的出血。雖然做了處理,但老人的出血情況還在繼續,每天的出血量超過2000毫升。
醫生建議,老人要做血管內造影介入手術。但ICU在六樓,造影室在一樓,搬動老人有一定的危險。這時,承受非常大壓力的家屬已經快熬不住了?!案赣H年紀這么大了,我們不想讓他再這么折騰下去。虞玲玲說,當時,一家人陷入絕望中。寧耀貴再次同家屬懇談,認為還有希望,還可以再努力一把。他說:“畢竟我們之前付出了那么多的努力,也許再努力一下,就可能發生奇跡。”
虞玲玲說,醫生的話深深打動了她,“醫生都這么努力在搶救,我們如果選擇放棄實在說不過去”。
于是,家屬再次堅定地與醫生站在一起,為搶救老人拼盡全力。重癥醫學科出動了包括寧耀貴在內的三名醫生、兩名護士,5人全程救護,最終老人的出血止住了。
實施人工肺的第八天,醫護人員撤掉了機器,老人逐漸蘇醒。因身體太虛弱,老人沒有力氣咳痰,醫生通過氣管切開術,為老人人工吸痰。之后,老人的身體狀況一天比一天好。醫生每天都到老人的床邊,鼓勵他進行康復訓練。
又過了一個月,老人從ICU出來時,病房和走廊都響起了掌聲。虞志宏說,那一刻,他這輩子都不會忘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