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孩政策放開,0-3歲嬰幼兒托育需求旺盛,委員建議:
嬰幼兒托育納入公共服務體系
東南網1月9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沈華鈴/文 常海軍/圖)隨著二孩政策的放開,越來越多的嬰兒出生,0-3歲嬰幼兒托育的需求更趨旺盛,但是目前我國0-3歲嬰幼兒托育服務尚未納入社會公共服務體系。在今年兩會上,不少政協委員關注到這一問題,其中,臺盟廈門市委提出《關于將嬰幼兒托育服務納入社會公共服務體系的建議》,農工黨廈門市委提出《關于新人口政策下兒童健康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的建議》,兩個提案都建議廈門應先行先試,將嬰幼兒托育服務納入公共服務體系。
現狀
十幾萬嬰幼兒入托成難題
據廈門市婦幼保健機構提供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11月,廈門市3歲以下嬰幼兒人數約為11.11萬人。目前,廈門市幼兒園基本不接收3歲以下嬰幼兒,社會上私立的收托3歲以下嬰幼兒的托育機構寥寥無幾,包括納入教育部門工作指導范圍的一些早教基地園、早教指導站,基本上僅提供諸如音樂、美術以及智力開發等課程,并且需要大人陪護接送,并非嚴格意義上提供托育服務的機構。
現實中,廈門0-3歲嬰幼兒這個龐大群體的寄托教養,基本靠以下幾種形式維持:在家由祖輩、母親照顧或保姆帶養,極個別幼兒園里附設的托兒班寄托等。祖輩、母親自帶或雇請保姆基本上秉持傳統的育兒理念,重在關注生活習慣養成和養育嬰幼兒的健康成長。
臺盟廈門市委認為,目前,嬰幼兒托育服務尚未納入公共服務體系,這是民生的一大缺失,相信各級政府部門有能力也有意愿采取行動補齊這一民生短板。托育服務是一個朝陽產業,廣闊的市場空間和迫切的市場需求,要求我們對呼之欲出的托育機構進行扶持、引導并定標,使之成為社會民生體系中的一個主要輔助力量。廈門市完全可以先行先試,大膽地走探索創新之路,開創出0-3歲嬰幼兒托育服務體系的新途徑。
建議
1將托育服務納入公共服務體系
農工黨廈門市委建議,廈門盡快將托幼服務納入政府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制定規劃及實施細則,采取政府出資、購買服務的方式,依托社區、政府機關、國企事業單位等,配套設置針對0-3歲嬰幼兒的專業的公辦日間托幼機構。同時,明確主管部門,立法確定開辦托幼機構的合法性、準入條件、責任及監管要求,規范現有的社會托幼機構。
而臺盟廈門市委則認為,可以采取分步走的辦法,鼓勵社會力量以及民營資本進入該領域,嘗試開發高端市場為先導,公助民辦跟進,最終形成政府基本兜底,市場優質資源補充的完善的、多元、多層次配置的、納入公共服務體系的托育服務網絡體系,實現托育服務全覆蓋。
可在先期品牌托育機構滿足少量家庭需求的基礎上,開辦一定數量的公辦托育機構,通過政策或資金扶持鼓勵有條件的企事業單位尤其是國有企業開辦托育機構,或有條件收托3歲以下嬰幼兒的幼兒園增設幼兒班,收托一部分0-3歲嬰幼兒;鼓勵取得專業證照的保姆人員在社區內居家收托照顧嬰幼兒,政府給予嬰幼兒家長一定的托育費補助,使較為分散的居家托育服務也成為普惠性托育機構的組成部分。同時,建立“托育服務網絡平臺”,對托育服務進行全方位的數字化管理。
2免費培訓保姆引進臺灣人才
提案還建議,啟動免費培訓機制,由政府出資,委托專業院校或民間團體辦理保姆培訓,輔導從業人員考取保姆證照,提供在職保姆的進修培訓;將散落在各個家庭里的無照保姆,納入集中管理,規定必須經過培訓取得資格證書,才能納入社區保姆系統管理體系,讓未經管理的保姆工作走向制度化。建立托育服務機構的運營管理標準,使0-3歲嬰幼兒托育服務體系更加完善并規范化操作。
另外,建議與保險公司合作,建立專項的托幼意外保險,減輕托育機構經辦風險,確保托育事業的健康發展。托幼意外保險基金可以采用政府補助一點,個人承擔一點的方式進行繳費。加強執業監管及行業監管隊伍建設,實行專業化管理,以便更加有效地解決執業機構與執業人員的市場準入規范管理問題。同時,加快建立和完善托育服務機構業務質量評價體系,豐富和完善市場監管手段,并將其作為托育服務機構信用等級評定的一項重要指標,確保托育服務機構在強化行業自律的前提下健康發展。
鑒于臺灣有大量取得保姆人員丙級技術士證(相當于大陸中級育嬰師,持臺灣保姆人員丙級技術執照的人員到大陸可直接報考高級育嬰師)且實操經驗豐富的從業人員,廈門市可加大人才引進力度,對于托育機構引進此類專業人才,可以比照對臺灣青年到大陸就業創業的優惠政策給予補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