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高潮视频在线观看,国产无套乱子伦精彩是白视频,国产国产人免费人成免费视频,国产特级毛片AAAAAAA高清

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東南網 > 廈門頻道首頁> 城事 > 正文

廈門集美區百姓宣講團講述個人奮斗歷程 反映集美巨大變遷

2019-01-14 07:49:01林桂楨?來源: 廈門網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分享到:

百姓宣講員到基層 說追夢故事談發展

集美區百姓宣講團講述個人奮斗歷程,反映集美巨大變遷

廈門日報訊(記者 林桂楨 圖/受訪者提供)“我們都在努力奔跑,我們都是追夢人。”新年前夕,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新年賀詞,以溫暖而深厚的力量,向新時代奮斗者致以美好祝福。

去年6月起,集美區百姓宣講團深入基層,以身邊人和真實事,講述改革開放大潮中的生活變遷和奮斗故事,持續推動新思想在集美落地開花。今天,讓我們走近兩位百姓宣講員——年輕的80后校長張亞麗和新集美人鄧秀珍,看看他們如何追隨著集美發展的步伐努力追夢。

資深“新集美人”:33載與集美共同成長

“哇系集美郎(閩南話,我是集美人)!”這是鄧秀珍在本輪宣講中每場必講的一句話。自1986年來集美至今,鄧秀珍已在此度過了33年時光。她跟大家分享的,就是自己與集美共同成長的故事。

33年前,三明姑娘鄧秀珍從華東師范大學畢業,被分配到福建體育學院(即現在集大體育學院)當日語教師。“報到的第二天,我去杏林辦事,因為錯過公交車,只能步行6公里回單位。”往事歷歷在目,鄧秀珍記得,當時的集美一片荒蕪,下雨天汽車開在泥濘的黃土路上,半個輪子就會陷進去。

上世紀90年代,廈門實施招商引資和人才交流政策,集美的杏林工業區和臺商投資區建成,鄧秀珍也隨著這股改革開放的浪潮“流進”市場。“那時候只知道菜市場,從沒聽過人才交流市場。朋友去謀職,我就抱上孩子陪著去了。”于是,鄧秀珍就這么歪打正著地被一家外企——東金電子科技(廈門)有限公司錄用了,一干就是25年。

從24歲到56歲,鄧秀珍從一名初出茅廬的小姑娘,成長為公司的黨支部書記、工會主席,以及外來職工的溫暖港灣。與集美一起追夢的30多年從何說起?鄧秀珍選取自己任區人大代表期間經手的幾個議案來見微知著。

“上世紀90年代末,我們公司周邊沒有路燈,女職工晚上回家經常被搶劫。我向區人大提出關于新設日新路路燈的建議,問題很快得到解決。”鄧秀珍說,現在集美不僅有路燈,還有夜景工程,來考察的客商也時常感嘆,半年沒來集美就大變樣。

每到招生季,都有許多外來職工來咨詢入學問題。鄧秀珍向集美區人大提出“關于盡快解決外來子女上學難問題”的建議,得到政府部門的積極響應,集美區的學校越來越多。聽說到2020年,集美區將新增3.5萬個中小學幼兒園學位,鄧秀珍趕緊把這個消息告訴職工們,大家都很高興。

“我們集美發展越來越好,大家都有目共睹。”宣講過程中,鄧秀珍說的都是“我們集美”,這是外來職工對自己打拼的第二故鄉的真情告白。

80后校長:扎根農村追逐教育夢想

張亞麗是土生土長的集美人,也是一名80后校長。作為一名懷揣教育夢的人民教師,她與大家一起見證了集美教育的崛起之路。

1988年,張亞麗上一年級。“學校只有簡陋的兩層大厝,沒有操場,同學們下課都擠在兩棵大榕樹下玩。”張亞麗對小學的最清晰記憶,是二樓走廊橫梁上的那口鐘,每當上下課,老師都會叫她去敲幾下。

張亞麗說,2000年她師范畢業時,集美開始普及小學英語教育,她“踩著點”來到灌口一所小學教英語。張亞麗發現,集美的學校發生巨大變化,每所學校都有四五層的教學樓,還有標準的操場。

“當時,英語課對農村孩子來說很新鮮,他們把我這英語老師當作偶像。”張亞麗回憶說,那時,錄音機、磁帶、課本是英語老師的“三大件”,課上磁帶經常卡帶。如今,每個班級都配備多媒體電腦,“哪里不懂點哪里”,老師再也不擔心卡帶了。

2003年,張亞麗調入上塘小學。2006年上塘小學升格為灌口中心小學。也就是從那時起,集美區的教育事業進入大發展階段,一所又一所學校如雨后春筍般出現,舊校舍改擴建,全區小學均通過省義務教育標準化學校驗收。

硬件上去了,軟件也沒掉隊。2006年起,集美區嘗試以“高位嫁接”的方式引入島內名校資源。張亞麗舉例說,灌口中學牽手廈門一中合作辦學,從農村完中一舉跨入省一級達標校行列。去年底,廈門外國語學校集美校區開建,這將是外國語學校在集美的實質性辦學。

“從教19年來,我一直沒離開農村小學,是農村給了我更多的鍛煉和學習的機會。”在灌口中心小學,張亞麗積極投身教育教學工作。幾年間,校舍改擴建,師資提升,學校從落后的農村完小發展成百姓信任的學校。她自己也取得了碩士學歷,獲得全國優秀少先隊輔導員等榮譽。2018年,張亞麗成為全區為數不多的80后正職校長之一。

張亞麗的追夢歷程,與集美區的教育發展同頻共振。當她把自己的故事帶進社區、學校,許多有著相同經歷的居民和教師表示,對集美的教育充滿信心和憧憬。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更多>>今日熱詞
更多>>福建今日重點
更多>>國際國內熱點
  • 新聞圖片
更多>>娛 樂
  • 點擊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