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目《賣火柴的小女孩》: 用鋼琴敘述童話用音樂表達內心 您聽過鋼琴版的《賣火柴的小女孩》嗎?在這場音樂會上,音校特聘教師、集美大學教授周宇博博士帶著音校六名小學生,用鋼琴敘述了這則童話。 在周宇博演奏開場曲之后,六位小學生依次上場,在他們的琴聲中,溫暖的火焰,香噴噴的烤鵝、兇狠的老爺、飛奔的小馬車、跳躍的小紅鞋……一個個浮現。 周宇博在表演開始前說,希望這首曲子能幫助孩子在應試教育的壓力和家長的期望中,發出自己純真的心聲。音校校長譚筱英說,這是音校和周老師共同追求的目標:我們希望能更多從孩子角度去教音樂,即不僅僅是教技巧,還關注他們內心的豐滿程度,通過音樂教育培養孩子們的想象力與創造性思維。 從這個角度看,周宇博選擇《賣火柴的小女孩》這首曲子,別有用意。 周宇博說,大多數孩子學樂器、考級,都是老師、家長給他們的期待,某種意義上,孩子被“蒙蔽”了,他們中的很多人看不到音樂的美麗。 在這位女博士看來,《賣火柴的小女孩》是適合完成這一艱巨任務的曲子——《賣火柴的小女孩》是孩子們耳熟能詳的故事,因此,曲子是他們完全能聽得懂的。 周宇博說,因為理解,因為興趣,在彈奏中,孩子們可以釋放出音樂本真,這是他們內心的音樂,不是為了完成作業。她說,“你聽聽,那不是我教他的,是他從心里發出的快樂。” 每位孩子的彈奏曲段,是根據他們性格分配的。12歲的林思哲被分配彈奏烤鵝的曲子,戴著眼鏡的他,憨憨的,看起來很溫暖。他說,我對吃基本上沒有抵抗力。 林思哲對自己分配到的烤鵝的角色心滿意足,每天,他會在完成作業后,彈上一兩個小時后,還意猶未盡,“因為是自己喜歡的”。 但怎么彈出烤鵝溫暖的感覺?周宇博教他:“把樂句彈得‘連(貫)’一些、‘深’一些。”小男孩說,我就想象這是寒冷的冬天躲進被窩的感覺。 這是音校要的感覺。周宇博說,歸根結底,音樂其實是感性世界的體現。 《賣火柴的小女孩》還代表音校在室內樂的探索。室內樂指的是由一件或幾件樂器演奏的小型器樂曲,主要指重奏曲和小型器樂合奏曲。 音校藝教科副主任蓋英說,對于學生在音樂上的興趣培養,室內樂重奏是一種很好的課程,孩子們不用再單獨關在琴房里無趣地反復練習技能,在孩子與孩子合作交流的過程中,他們的天性得到了解放,使他們在音樂中找到了興趣點,知道音樂主要是對話、是要交流、是要傾聽的。 這也是音校今年期末音樂會的一個亮點:室內樂演奏分量逐漸加大,甚至中西樂器融合。今年的新年音樂會上,《絲路帆遠》令人印象深刻。它的迷人之處在于:中西合璧——用了南音中常用的樂器簫、琵琶和西洋樂器鋼琴、大提琴等。 音校鋼琴組組長林曉燕老師說,在音校,我們早早地意識到室內樂的重要意義。教師之間、學生之間經常有室內樂合作,這在全省、乃至全國中小學校應該是走在前列的。 曲目《動物狂歡節》: 音樂融入表演更有趣 不僅有《賣火柴的小女孩》,上周音校的這場音樂會,還有“動物”狂歡——音校小學生合唱團和披著動物外衣的小學生,表演了《動物狂歡節》。 《動物狂歡節》是法國作曲家圣桑的管弦作品音樂,很受孩子們歡迎。但是,它是一首管弦樂組曲,全部按器樂總譜來指導小學生用人聲表演唱是辦不到的,音校老師紀鷺云節選了其中一些最生動、有趣的音樂,還自然加入了表演,形象地模仿動物叫聲和肢體動作。 上周,紀鷺云和孩子們初試啼音,通過他們的表演唱,那些原來覺得很難、很枯燥的調式、節奏和各種快速跑動的音符,仿佛都有了生命! 《動物狂歡節》的背后,是音校開設音樂素養課的成果。從今年開始,音校從小學一年級開始開設音樂素養課,圍繞著節奏、律動、視唱、聽辯、欣賞這5個方面,教授視唱練耳。 紀鷺云說,視唱練耳對每個學音樂的孩子來說,非常重要,就好像打地基。 但是,老師們不得不面對一個現實:視 唱練耳相對枯燥,并不好教。紀鷺云和她的同事借鑒國內外教學成果,研發出適合本校的課程。 更重要的是,音校老師避免用應試方法來上音樂素養課,而是采取動靜結合的體驗式方法,要求有趣、形象,讓學生們在輕松愉悅的狀態下掌握音樂基礎素養的知識,達到愛上音樂的目的。 紀鷺云說,首先一定要有游戲。她的學生們據說最喜歡“七個小矮人”的游戲,紀鷺云讓孩子扮演七個音節中的一個,鋼琴談到哪個音,哪個音的小朋友就要起來唱屬于他的音的歌曲。 當然,她說,也不能全是游戲,也要有訓練。 譚筱英說,我們所有的探索就是要讓學音樂的孩子成為內外兼修的人才。 |
相關閱讀:
- [ 01-10]“黃金搭檔”的兩岸音樂之旅
- [ 01-07]臺灣音樂人盛贊廈門音樂環境 將會有質的飛躍
- [ 01-02]文青節又來了 到廈門曾厝垵品美食聽音樂
- [ 01-02]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舉行新年音樂會
- [ 12-31]廈門觀音山音樂學校10歲了 學生增加五倍多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