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立全市首個 駐區河長辦檢察室 為生態環境保駕護航 去年1月,集美區人民檢察院駐區河長辦檢察室揭牌,成為廈門市首個“駐區河長辦檢察室”。 該檢察室由集美區檢察院、區河長制辦公室聯合,依托駐點檢察室,區檢察院不斷強化對轄內水生態管護、流域治理工作的檢察監督和司法支撐,加大對破壞生態資源犯罪的打擊力度,與河長辦及其成員單位合力守護集美的綠水青山。據了解,集美區檢察院已經構建起對生態犯罪的“捕、訴、監、防”機制,如開辟涉水生態案件的控告、舉報、申訴的綠色通道,建立公益訴訟線索移送機制,為轄內小流域治理提供強大有力的司法保護。 近年來,在發展經濟的同時,集美以打造“高素質高顏值跨島發展最美新市區”為目標,進一步提升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水平,不斷深化改革、創新體制機制,為人文集美的生態環境和宜居品質保駕護航。 靠山面海的集美生態資源豐富,轄區流淌著后溪、瑤山溪、深青溪三大溪流。由于各種原因,集美小流域的水質和生態一度遭到破壞,在全市小流域整治的大背景下,集美也迅速行動開展流域整治、落實“河長制”,鞏固流域治理的成果。流域治理涉及面廣,需要多管齊下、系統施策。為此,集美區設立了雙總河長制,由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擔任,帶頭組織巡河,一線協調解決問題。 為了控制住流域污染的源頭,自2012年以來,集美區逐步開展分散式污水治理試點,解決農村污水直排的老大難問題。目前,集美區對208個村莊實行了生活污水處理,并根據每個村莊的具體情況采取不同的方案。比如,針對距離市政管網較遠的村莊,相關部門采取了就近建設分散式污水處理站的辦法,對農村污水進行就近凈化。對于那些距離已有市政管線較近的村莊,采取新鋪管線將污水納入市政管網、統一進入大型污水廠進行處理的方式,這種方式被稱為“截污納管”。這種科學分類、因地制宜的農村污水治理“集美模式”,在2016年獲得國家住建部“人居環境范例獎”并在全國推廣。 保護生態環境,集美可謂不遺余力。去年初,集美率先建成全市首個區級網格化大氣污染監控平臺,通過科技手段和大數據打造空氣質量分析的“千里眼”。這個平臺以每9平方公里設一個監測點的劃分標準,在全區共設置了約20個自動監測微型站。通過手機,職能部門人員就能隨時查看每個監測點的實時指標數據。“一旦哪個點位出現監控數據超標,系統會發出警報,并啟動污染源溯源,高效推動了區域大氣污染防治網格化、精細化、科學化能力建設。”相關負責人說。 惠企窗口 一個窗口可辦理的惠企惠職事項多達78項,經過梳理,各部門、鎮街實現“一趟不用跑”事項315項,“最多跑一趟”事項1211項,共1526項,占總事項的95%。 對臺研學 為近500名青少年提供研學住宿及課程服務,牽手全區16個景區和13所高校、研究所,打造300多門研學課程。 生態保護 目前,集美區對208個村莊實行了生活污水處理。去年初,集美區率先建成全市首個區級網格化大氣污染監控平臺,以每9平方公里設一個監測點的劃分標準,在全區共設置了約20個自動監測微型站。 社會治理 2018年集美區城市公共安全管理中心平臺平均每日受理各類事件超過150件,惠及數百萬人次。智慧小區治理平臺“家住廈門”在集美區文濱花園等6個小區開展試點,獲評全國“互聯網+政務”優秀實踐案例50強。 |
相關閱讀:
- [ 01-17]提升“軟實力” 廈門集美研學體系再創新
- [ 01-16]廈門集美法院為56名工人追回135萬余元工資
- [ 01-14]集美工業學校首次設立 技能大師和名師工作室
- [ 01-14]臘八粥溫暖老人心 廈門集美前場幸福院舉辦臘八活動
- [ 01-14]趣味過臘八 廈門集美東宅社區書院舉辦親子運動會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