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兩頭寄“煙絲” 原來是販毒 外地一教師因下家落網而暴露,被移送審查起訴 廈門晚報訊(記者 彭菲 通訊員 湖檢)三個多月前的一天傍晚,北京的閆某像往常一樣到快遞點寄件,他萬萬沒想到的是,因下家落網,他被廈門公安機關盯上了。近日,閆某因涉嫌販賣毒品罪被移送至湖里區檢察院審查起訴。 35歲的閆某大學本科學歷,是外地某中學的教師。經常與其打交道的快遞員說,閆某兩三天就會寄件,寄的要么是“煙絲”,要么是“文件”,他們并未察覺出有什么問題。案發后,經過鑒定,那些“文件”中夾帶的“郵票”檢出了麥角酰二乙胺成分,“煙絲”檢出四甲基環丙甲酰基成分,分別被納入我國《精神藥品品種目錄》及《非藥用類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管制品種增補目錄》。 經查,2018年9月3日,閆某在網上與李某博聯系,以4500元的價格賣給李某博50張“郵票”,之后李某博將其中兩張“郵票”以單價100元的價格通過于某銘、吳某販賣給廈門的買家洪某福。 李某博年僅19歲,是一名藝術院校的在校學生。在買賣“郵票”時,他指使女友李某幫他收發快遞。而18歲的李某愿意幫忙,竟是因為“男友很不好約”。她說,如果幫他收發快遞,至少能多見見面。李某博曾告訴她,“煙絲”是拿普通的煙絲去泡點東西,而“郵票”對人體傷害比較小,提議她嘗試。目前這些犯罪嫌疑人都已經歸案,另案處理。 同年9月29日,閆某以2500元的價格將50克“煙絲”賣給了于某銘。警方還在閆某的家中搜獲出大麻。但閆某辯解說,“煙絲”是自己從網上找人購買的,以為是普通煙草,而大麻是因為好奇找外國朋友買的,自己沒有吸毒。 檢察官提醒 不要輕易接受陌生人的食品飲料 承辦該案的檢察官表示,新型毒品通過包裝、外形變身后,極具欺騙性和誘惑性。所謂的“不上癮”“不傷身”的說法純屬謊言,新型毒品同樣會給人體特別是大腦中樞神經系統帶來不可逆的損害。本案中,閆某的辯解并不合理,從電腦中提取的聊天記錄有不少關于吸食感受的內容,加上販賣的高額價格,應當推斷閆某知道該物為毒品。 檢察官提醒,不要輕易接受陌生人贈送的食品、飲料,也不要因為好奇而嘗試,在娛樂場所更要提高警惕。 |
相關閱讀:
- [ 01-14]曾營小學教師“一幫一結對子”志愿服務
- [ 01-09]福建2019年上半年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15日起網上報名
- [ 01-08]“廈門花”綻放雪域高原 集美教師為援藏支教延期辦婚禮
- [ 01-05]安溪商會在廈發起“風華行動”鄉村教師成長計劃
- [ 01-04]集美區教師進修學校入選“省示范校”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