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運儀象臺被譽為“世界時鐘之祖”。圖為一名游客從水運儀象臺前走過。新華網 劉默涵攝
新華網廈門1月24日電(劉默涵) “爸爸,這個大家伙是什么東西?”“這叫水運儀象臺,是我國古代先人研發出來計算時間的機器。”寒假期間,廈門同安蘇頌公園里的孩子多了起來。許多家長帶著孩子來到這里,一睹世界上最古老的天文鐘——水運儀象臺的真容。
水運儀象臺是北宋時期由蘇頌領導創制的一座集計時報時、天文觀測和星象顯示三項功能于一體的大型天文鐘,是北宋科技發展高峰的重要標志。相關資料顯示,水運儀象臺驅動系統中的天衡裝置與歐洲17世紀出現的錨狀擒縱器在設計原理上非常相似,但比錨狀擒縱器早了六七個世紀,水運儀象臺因此被譽為“世界時鐘之祖”。
史料記載,蘇頌是廈門同安人,出生于1020年。他在天文、機械、藥物、外交、文學等方面均取得卓越成就。作為蘇頌故鄉的廈門市同安區,近年來加大了傳承和弘揚蘇頌文化的力度,不僅興建了同安蘇頌公園,按照1:1比例建造水運儀象臺,還連續舉辦了多屆“蘇頌國際文化節”“蘇頌國際鐘表文化節”以及蘇頌學術研討會等一系列活動。
水運儀象臺與公園周邊的景色相映成趣(無人機拍攝)。新華網 劉默涵攝
孩子們在蘇頌公園內玩耍。新華網 劉默涵攝
蘇頌銅像。新華網 劉默涵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