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你家過小年了嗎? 各地小年時間不同,廈門民俗專家解釋原因 年味漸濃,市民紛紛選購紅火的新年掛件。記者 唐光峰 攝 海西晨報訊(記者 彭怡郡)俗話說,過了小年就是節。小年可不“小”,這一天正式啟動了過年的程序。可小年究竟是哪一天呢?有人說,臘月廿三是小年,也有人說是臘月廿四,還有人說是臘月三十。 為什么眾說紛紜呢?昨天記者就此請教了相關專家。 說法 南北方小年時間各不相同 小年是哪天?光是閩南地區說法就不一。 廈門的陳女士表示,過小年一般是在臘月廿四,這一天家家戶戶要祭拜灶王爺。小年就意味著開始要過年了,這段時間大家都忙著置辦年貨。漳州龍海的高女士也表示,當地臘月廿四過小年,要祭拜送灶王爺“上天”。 在龍巖長汀,小年又稱為入年架,是臘月廿五。謝先生表示,小年過完后,殺豬磨豆腐等事宜就都安排起來了。大家說話都要挑吉利話,歡歡喜喜地過年。 市民劉先生則表示,在莆田特別是莆田沿海地區,臘月三十才是小年,正月初四是大年。據說,這種算法由明代時期流傳至今。 據劉先生介紹,為了讓小年過得熱鬧,莆田民間特別是農村地區,每家都要備辦“紅團”“番薯起”、白糕、油炸蔥餅、油炸豆腐、油炸排骨等,以備祭天地、神、祖先等辭年之用。小年中午,大家要吃“擦粉”,就是用地瓜粉、線面、肉絲、青菜等煮成的糊糊,意為和過去湯湯水水不如意的生活告別。 而在河南等北方地區,小年要從臘月廿三的祭灶節算起。馬女士說,在他們家鄉,有這么一段順口溜:“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直到現在,馬女士的父母還是按照這份過年指南,安排過年期間的事宜。 習俗 做甜食讓灶王爺嘴甜如蜜 據了解,傳統小年是臘月廿四。因清朝在臘月廿三祭天誦祖,則將日期更改。距離京城較近的北方,都更改延承了這一日期。南方一些地區,仍然在臘月廿四這天過小年。 小年也是民間傳統的“祭灶日”,是家家戶戶送灶王爺上天“言好事”的日子。閩南文化研究會理事、廈港民俗文化傳習中心專家黃錫源介紹,由于古代階級觀念強,民間有“官三民四船五”的說法,即官府在臘月廿三就可以送灶王爺了,而民間則多選在臘月廿四,水上人家則是臘月廿五。再加上不同地域習俗不同,各地小年時間也不盡相同。 相傳灶王爺在人世間監察善惡,在小年當天就上天向玉帝做“工作匯報”,因此便有了送灶王爺的祭祀習俗。為了讓灶王爺多說好話,老廈門人家里會準備一桌吃的,以湯圓、糖果、麥芽糖等甜食為主。有些地區會制作類似麥芽糖的灶糖,扁圓狀的灶糖也被稱為“糖瓜”。“二十三,糖瓜粘”,這句歌謠說的便是“糖瓜祭灶”的過程。有些地方還會在灶神像上抹上蜜糖,讓灶王爺說話甜如蜜。 黃錫源表示,在送神儀式上,不只是燒“金紙”,還要燒“送神紙”。“送神紙”底色為紅色,上面畫有馬匹,供灶王爺騎,天空掛著太陽,象征趕早、快馬加鞭,馬匹周圍則有護衛灶王爺上天庭的儀仗隊以及隨從若干。有的宮廟在小年當天還舉行犒軍祭拜,用于犒祭神明的兵馬。 送走灶王爺后,家家戶戶都要開始大掃除,也被稱為“掃房”,家中的各個衛生死角都要清理,干干凈凈迎春節。剪窗花、貼福字也是當天的習俗。早年間的房子沒有玻璃,主要靠窗戶紙遮光擋風。掃房時要糊新紙張,貼上有吉祥寓意的剪紙、窗花。現在大多數人家是在窗戶上貼福字、窗花。 |
相關閱讀:
- [ 01-22]集大組織“洋師生”感受中國傳統春節民俗
- [ 01-18]廈門同安祭祖不再大宴賓客 民俗回歸簡樸本色
- [ 12-29]廈門翔安區借百場“文藝下鄉” 積極扶持本地民俗文化精品
- [ 12-23]湖里區市民體驗冬至民俗 寄寓盼春迎春的殷切心意
- [ 12-23]廈門湖里舉辦冬至民俗文化節 價值上百萬三角梅亮相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