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安鄉村振興發展見成效,頂村村首次給村民分紅—
致富路上“一個都不能少”
游客體驗頂村村的空中索道項目。
越來越多的村民參與到頂村村的鄉村旅游業。
風景秀美的頂村村現在已成為廈門鄉村旅游的好去處。 陳嘉新 攝
東南網1月29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楊珊珊 通訊員 余雪燕/文 記者 施辰靜/圖)近日,廈門市同安區汀溪鎮十里八村都沸騰了——高山上的頂村村召開了鄉村振興產業分紅大會,給611名村民每人發了一份現金分紅,總共發出近50萬元。
這些分紅正是來源于村里成立的頂上鄉村農家樂專業合作社2018年的營業收入。找準致富路,昔日高山上的窮鄉僻壤依靠探索鄉村旅游打開了發展新局面,一步步探索出屬于自己的鄉村振興路徑。2011年該村人均純收入5400元,至2018年已突破4萬元,村集體收入也從2011年的15.9萬元增長至2018年的175萬元。
鄉村發展了,村民得以共享發展福利。頂村村黨總支書記馬明女說,給全村村民發分紅,是想發動更多的村民參與到鄉村旅游的大潮中,真正實現共同發展、共同富裕。
多年探索引質變,昔日窮山村闖出致富路
20日,同安區汀溪鎮頂村村的鄉村振興產業分紅大會現場,村民們一早就趕來排起了長隊。在核實信息、簽字確認之后,每個村民都領取到8張嶄新的百元大鈔。
村民馬銘吹簽下了一家6口人的名字,總共拿到了4800元。今年已經60歲的他之前在同安城區當保安,看到近幾年家鄉鄉村旅游發展日益起色,游客越來越多后,選擇回到頂村村當保安。
“每個月我能從合作社拿到2600元工資,我們家還有9個房間作為民宿入股了合作社,一個月最多能有1萬多元的股東分紅,每年還有水源保護地生態補償、農業補助等可以領。”數起如今在家門口就能掙到的收入,馬銘吹說這放在過去是“想都不敢想的”。
要知道,這個位于廈門與泉州交界處的偏遠小山莊曾是默默無聞的貧困村,上個世紀90年代,這里交通落后,信息閉塞,村集體經濟薄弱,連年負債,村民收入微薄。上個世紀末,在外經商的村民馬銘飄回到村里擔任村委會主任,之后當選并連任五屆村支書的他當起了頂村村的“領頭羊”,帶領村民在致富路上不斷開拓。
想要富,先修路。在村兩委的帶領下,頂村村籌集資金修路,改善鄉村面貌,探索種植反季節四季茭白、入股汀溪水廠等項目增加集體收入,引入企業到村里投資休閑生態酒店項目等,促進村莊的生態資源化為經濟效益,為村莊的發展打下基礎。
“2013年,個別村民在村兩委的引導下‘首吃螃蟹’,最早嘗試經營農家樂民宿,隨著越來越多的村民加入,2015年我們村成立了民宿農家樂專業合作社。”回憶起頂村村的鄉村旅游發展歷程,馬明女說,合作社對頂村村的鄉村旅游進行了有計劃、有組織的開發管理,正是前幾年的苦心經營,才使得頂村村在眾多試水鄉村旅游的村子中脫穎而出,在不斷加大投入的情況下僅用了兩三年就實現全村分紅。
據悉,頂村村的頂上鄉村農家樂專業合作社由村兩委帶頭、黨員先行,帶動村民參與入股,還成立頂上鄉村農家樂專業合作社黨支部,逐步形成“鎮黨委、村黨支部、合作社、村民”四方參與的監督管理模式。
“村民將空余的房間入股合作社后,還可以應聘合作社內各個崗位,參與合作社經營管理,全村的所有旅游項目都由合作社統一經營、管理、分配,每個月按合作社收入進行分紅。”馬明女介紹,目前全村共有民宿標房236間,可同時接待400多人住宿,合作社還建設了高空滑索、階梯橋、奶瓶喂魚、叢林抓雞等豐富的旅游項目。去年,頂村村接納游客超過10萬人次,合作社總收入突破1500萬元。
以點帶面擴影響,全村分紅鼓勵全村參與
“頂上鄉村階梯橋提升完成,歡迎來體驗。”25日,頂上鄉村農家樂專業合作社總經理馬賢輝在微信朋友圈中發了一段小視頻,展示了受游客喜愛的頂村村高空階梯橋的新貌。
與此同時,頂村村正在對一批民房進行改造提升,著力提升村莊顏值。
幾年來,合作社除了股份分紅的結余,其余收入基本都投入到村里的旅游項目建設和鄉村提升之中,今年是合作社第一次面向全體村民進行分紅。在扣除設施運營、建設費用和人工等成本后,村兩委、合作社決定,把結余的70%上交村集體,用于今后發展公共事業,30%則給村民進行現金分紅。
在馬明女看來,頂村村能夠率先在鄉村振興中顯成效,多虧了“合作社+村民”的發展模式,凝聚了一批村民團結一心、出謀劃策,把合作社事業當成共同的事業打拼。但目前,頂村村的民宿和旅游項目建設相對集中在中心村山頂洋自然村,其他三個自然村的村民參與度較少。因此,村里希望通過分紅的方式,讓全村村民共享發展的成果,了解家鄉發展鄉村旅游的前景,鼓勵更多村民參與其中。在拿到村里發展的分紅后,就有外出務工的村民躊躇滿志地表示也想回到家鄉發展民宿。
“現在休閑養生型出游成為一種新時尚,接下來我們將引導其他三個自然村打造有檔次的養生游、休閑游,形成差異化發展,進一步帶動民宿農家樂。”馬明女介紹,目前,村內正在打造的農副產品展銷基地即將建設完畢,通過這個平臺,可以將村里種植的檸檬、洛神花、香茅草、茭白等特色作物更好地向游客展示銷售。村里還將建設葡萄采摘基地、共享農場等項目,進一步推動鄉村產業振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