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2018年經濟運行年報出爐 實體經濟表現良好 第三產業作用凸顯 廈門日報訊(文/記者 林雯 通訊員 張紹勇)廈門2018年經濟運行年報出爐。2018年,全市突出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著力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以“雙千億”工作為抓手,推進高質量發展落實趕超。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4791.41億元,比上年增長7.7%,經濟發展保持總體平穩、穩中求進的態勢。 2018年亮眼數字 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791.41億元,比上年增長7.7%,經濟發展保持總體平穩、穩中求進的態勢。 規上工業完成工業總產值6392.32億元,實現規上工業增加值1611.35億元,比上年增長8.8%,增速創4年來最好水平。 進出口總額、實際使用外資規模全省第一。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5.09萬元,增長9.3%。 第三產業對GDP增長貢獻率達到54.6%。 產業結構持續優化 在市委、市政府的統籌謀劃下,廈門不斷推進產業升級,2018年廈門三次產業結構為0.5∶41.3∶58.2——產業結構不斷優化的同時,創新驅動已經成為經濟發展的主基調。 在實體經濟領域,一批新產業新產品快速成長,刷新著廈門工業的成色。數據顯示, 2018年廈門規上工業完成工業總產值6392.32億元,實現規上工業增加值1611.35億元,比上年增長8.8%,增速創4年來最好水平。其中規上工業高新技術產業實現增加值1093.99億元,占規上工業的67.9%,比上年增長9.3%,醫藥制造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等先進制造業優勢集聚,快速發展。值得關注的是高端有效供給的持續增加,2018年廈門智能手機產量增長1.24倍,智能電視產量增長28.4%,路由器產量增長24.9%,微型電子計算機產量增長23.3%,新能源汽車產量增長15.7%。 隨著“互聯網+”與各行各業的深入融合,經濟新業態新模式不斷萌芽發展,為廈門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互聯網+零售業”,全年限額以上主要電商企業通過互聯網實現零售額270.63億元,占限額以上零售額的25.4%,增長8.0%;“互聯網+物流業”,全年完成快遞業務量3.03億件,增長24.4%;“互聯網+服務業”,1月-11月互聯網及相關服務業的營業收入增長了23.7%,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的營業收入增長了15.6%,該行業17家龍頭企業的營收增速均超過50%;“互聯網+金融業”,融資租賃等新興業態快速發展,截至目前累計租賃引進飛機103架,金額70.5億美元。 |
相關閱讀:
- [ 01-30]廈門經濟運行情況分析發布 GDP比上年增長7.7%
- [ 01-30]一品創客海峽智慧經濟產業基地簽約揭牌儀式舉行
- [ 01-23]“過得很辛苦,淘汰太快…”主播經濟能走多遠?
- [ 01-17]廈門全市海洋經濟總產值 明年力爭突破三千億
- [ 01-17]以科技發展帶動經濟騰飛 廈門藍色經濟不斷刷新紀錄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