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天津2月4日電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2月5日,是農歷新的一年也就是己亥年的開始,中國人將這一天稱為“春節”。民俗專家表示,作為中國第一大節日,傳統的農歷新年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而現行的春節只有100多年歷史。 歷史學者、天津社科院研究員羅澍偉介紹說,農歷新年歷史悠久,在古代稱為歲首、元旦、元日、新正、新春等。傳說,它興起于虞舜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或“臘祭”。但把正月初一作為新一年的開始,正式形成在漢代。漢武帝以前,新年開始的具體日期并不統一,夏朝的夏歷把一月作為歲首,商朝的殷歷以夏歷的十二月為歲首,周朝的周歷以夏歷的十一月為歲首。到了漢武帝太初元年,即公元前104年,才把新一年的開始固定在夏歷的一月一日,此后歷代相沿。 到了唐宋時期,農歷新年的習俗與功能發生了重大變化。從這個時期開始,過年的重點開始由神秘色彩很重的祭神“轉型”為具有娛樂性、世俗性的“娛人”。換句話說,直到唐宋時期,過年才真正成為普天同慶、全民狂歡的“中華第一節”。 雖然農歷新年的歷史已有數千年了,但把正月初一稱為“春節”是在辛亥革命以后。1913年7月,大總統袁世凱批準以農歷新年為春節,例行放假,從1914年實施。自此,農歷新年就改稱“春節”了。 新中國成立前夕的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一致認為,應采用現代世界大多數國家公用的紀年制度,即以公元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紀年,并通過相應的決議。從此,正式將公歷1月1日作為新一年的開始,農歷正月初一為“春節”。 |
相關閱讀:
- [ 02-05]2019年海峽兩岸春節焰火晚會今晚8時廈金上演
- [ 02-05]中共中央國務院舉行春節團拜會 習近平發表講話
- [ 02-05]春節長假 廈門島內外美好春景等待游人賞玩
- [ 02-03]春節玩轉廈門海滄 線上線下游戲贏取香港雙人游
- [ 02-03]廈門市紀委監委對市屬國有企業開展春節期間監督檢查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