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足蜈蚣”展現傳統民俗 海滄東嶼村昨舉行“蜈蚣閣進香”巡游,引金門客人前來取經 東嶼村昨日舉行“蜈蚣閣進香”巡游,場面熱鬧。記者 王曉萍 攝 海西晨報訊 (記者 王曉萍) 昨日,廈門海滄區東嶼村舉行了一年一度的“蜈蚣閣進香”巡游活動。據了解,蜈蚣閣民俗活動流傳于海滄區東嶼村、錦里村、青礁村、溫厝社區等地,于2011年入選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名錄。 一般情況下,蜈蚣閣由數十節飾以五彩紙花、祥禽瑞獸圖案的閣棚連接而成,閣棚中置高凳,裝扮如古裝戲曲人物的孩童端坐其中,由成年男子人力肩扛或裝輪推動前行。 壯觀 舞龍舞獅藝陣巡游 今年,東嶼村的蜈蚣閣共有75節,總長約240米,遠看宛如百足蜈蚣。東嶼蜈蚣閣文化傳習中心常務理事李佳元介紹,75節的蜈蚣閣被分為3支隊伍,其中1支由人力肩扛,另外2支則裝輪推動。 昨天,隊伍隨電音三太子、腰鼓隊、舞龍舞獅等藝陣,由東嶼村中元宮出發,冒雨前往青礁慈濟宮。雨淅淅瀝瀝下個不停,蜈蚣閣上的“才子佳人”和“王侯將相”撐傘端坐在閣中巡游。閣上的孩童們妝容精致,戲服在身,略施粉黛,活脫脫的“小戲骨”形象。 行至青礁慈濟宮時,綿延200余米的蜈蚣閣穿過牌坊,齊齊在廣場上排開的場景頗為壯觀。 昨日,金門縣宗族文化研究協會名譽理事長陳順德率隊至東嶼村觀摩蜈蚣閣巡游。陳順德告訴記者,金門縣每年農歷四月的“迎城隍”活動中,有一個稱作“蜈蚣座”的民俗表演,與東嶼村閣的形式基本一致。“這里的蜈蚣閣,從孩童的妝容到閣棚的彩繪、裝飾都更加新穎、精致。”陳順德稱贊道。 仿古 手繪龍頭色彩斑斕 在“裝輪推動”幾乎取代“人力肩扛”的當下,東嶼村致力于呈現原汁原味的蜈蚣閣巡游場景,堅持保留一支人力扛抬的蜈蚣閣隊伍,并廣泛搜集老照片,復原蜈蚣閣制作技藝。 此次人力肩扛的蜈蚣閣隊伍,龍頭和龍尾一改以往采用舞龍道具的形式,純手工制作,竹篾搭架,外罩素色布,彩繪則由東嶼蜈蚣閣文化傳習中心副主任李壯志等人共同完成。 據介紹,這一手工龍頭是仿照一張1988年的老照片制作而成,照片則是傳習中心尋得的。“傳統蜈蚣閣的龍頭色彩斑斕。因此,今年我們手工制作‘仿古龍頭’。”李壯志解釋。 人力扛抬的蜈蚣閣閣棚兩側貼著宣傳畫,利用閣棚側板宣傳傳統文化,以“二十四節氣”為主題。 |
相關閱讀:
- [ 02-23]廈門海滄新光東路近30棵樹遭白蟻啃食
- [ 02-22]廈門海滄馬青路護欄被撞脫落 多日無人處理
- [ 02-21]水面高度60米錯報成50米 船舶“闖”海滄大橋差點釀險情
- [ 02-21]廈門海滄開臺文化公園即將投用 以顏思齊紀念建筑為依托
- [ 02-21]廈門中小學陸續開學 海滄區兩所“四點鐘學校”同步開班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