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安澳頭漁港特色小鎮打造“漁港漁歌”—— 歐厝南音,根植沃土唱“新”聲 羅純禎和林素梅老師在澳頭超曠美術館開班授課。 歐厝村民在澳頭超曠美術館的曉學堂圖書館閱覽書籍。 “吳山青,越山青,兩岸青山相送迎,誰知離別情?君淚盈,妾淚盈,羅帶同心結未成,江頭潮已平。” 東南網2月26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林澤貴 潘抒捷/文 施辰靜/圖)23日上午,廈門翔安澳頭超曠美術館排練廳,北宋著名隱逸詩人林逋的詞作《長相思》化作悠揚舒緩的南音唱腔。當天上午,40多名孩子能夠免費在這里學習南音及相關樂器,得益于澳頭漁港特色小鎮去年啟動的歐厝南音泥土計劃。這個計劃,事關澳頭漁港特色小鎮繼澳頭“美術美食”之后又另一特色品牌——歐厝“漁港漁歌”,即新店鎮歐厝音樂社區的建設。背后隱藏的,既有翔安區澳頭漁港特色小鎮在建設中傳承弘揚傳統藝術、培養文化自信的藍圖,更是特色小鎮建設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培育核心產業的統籌布局。 南音沃土,代代傳唱 “歐厝的南音代代相傳。”社區老人協會秘書長王銳波說,從明代開始,南音便一直在歐厝傳唱,400多年從未間斷。現在的歐厝槐聲南樂社是由歐厝人王瑞鳳創建于清朝乾隆年間,距今有300多年的歷史。如今,每年的寒假和暑假期間,南樂社的師傅們都會免費教社區的孩子學習。 選擇被譽為中國音樂活化石的南音,緣于這里甚是深厚的南音生態基礎。“南音千年不衰的原因之一,就在于扎根泥土。”中國音樂學院廈門校友會會長、歐厝南音泥土計劃發起人呂韶風說,歐厝社區現有的5000多名居民中,會吹、拉、彈、唱南音的就有100多人,從十幾歲到七十幾歲,每個年齡段都有會表演南音的人。在她看來,這樣的民間音樂生態基礎,在全國范圍內都是極為罕見的。“這種特別接地氣的東西,應是特色小鎮建設的一個有力支點,也是歐厝未來發展的一個核心競爭力。” 去年11月3日正式啟動的歐厝南音泥土計劃,是澳頭漁港特色小鎮建設的一部分。新店鎮邀請專業的師資力量和高等院校進駐,每周都到特色小鎮為歐厝和澳頭村民傳授南音技巧。呂韶風不僅參與教學,還把中國音樂學院廈門校友會的資源嫁接到了特色小鎮。泥土計劃啟動以來,中國音樂學院國家級項目“中華傳統資源庫”專家專程采錄,中國音樂學院博導、著名音樂教育家謝嘉幸教授,知名歌唱家何鵬飛副教授等都觀摩了南音教學,聆聽了孩子們的演唱,表示很受感動。 “希望特色小鎮的南音文化品牌,通過扎根泥土,深耕泥土,把南音藝術傳承好、弘揚好并予以創新。”新店鎮副鎮長楊保衛說,讓久久回蕩的南音幫古老漁村留住鄉愁記憶,充滿詩情畫意,綻放出更加迷人的風采。 |
相關閱讀:
- [ 02-26]廈門翔安區委啟動第七輪第一批巡察 巡察時間一個月左右
- [ 02-25]廈門翔安區文化館展出小學生漢字書寫優秀作品
- [ 02-24]廈門翔安:拆除鐵路沿線違建 確保重大項目順利推進
- [ 02-22]廈門翔安“吉祥花燈”試亮燈 預計半個月后交付使用
- [ 02-21]廈門翔安區開展元宵文藝匯演 節目接地氣獨具特色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