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準科技創新靶心 讓人民生活更美好 2018年度廈門市科學技術進步獎名單出爐,54項成果獲科技進步獎,企業為主或參與完成的成果有44項 廈門金鷺刀具車間。 海西晨報訊(記者 鐘寶坤 通訊員 李根)日前,2018年度廈門市科學技術進步獎獲獎名單出爐,展現一批廈門市近年來科技創新取得的新成果。“磁驅動同步雙向拉伸功能化尼龍薄膜的應用技術開發與產業化”等54項成果獲得廈門市科學技術進步獎,其中,一等獎5項、二等獎20項、三等獎29項。 廈門市對獲獎成果的完成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將進一步調動廣大科技工作者勇于探索的積極性,營造崇尚知識、鼓勵創新創造的氛圍。不難發現,企業依然是推動廈門市科技創新的主體,科技與產業民生結合得更緊密,科技創新帶來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更加顯著。 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更加凸顯 企業是市場經濟的主體,也是技術創新的主體。在科技進步獎的54項獲獎成果中,企業為主或參與完成的成果有44項,占獲獎成果的81%。其中一等獎5個獲獎項目,企業主導完成的就占了4項。 近年來,廈門加快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出臺了支持企業創新投入的研發經費補助政策,引導各類技術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鼓勵大企業發揮龍頭帶動作用,牽頭承擔產業關鍵共性技術攻關任務,鼓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加強對中小企業技術創新支持,廈門科技企業正成為技術創新主體,大大增強了全市產業創新力和競爭力。 科技與產業民生結合更緊密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科技創新也要瞄準這個“靶心”,“讓人民生活更美好”是科技創新的主要方向。獲獎項目中,既有面向產業重大需求的,也有直接服務生產、民生的,尤其是一系列在電子信息、先進制造、新節能環保等領域的突出成果,讓人們對未來生活充滿向往。 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更顯著 2018年廈門科技進步獎結出了累累碩果,54項科技進步獎獲獎項目共獲授權專利、軟件著作權554件,其中已授權發明專利251件,發表論著397篇。獲獎項目累計實現產值267.9億元,其中實現產值上億元的項目有29項,占獲獎總數的54%。 12下一頁尾頁 |
相關閱讀:
- [ 02-11]王文超:當“哈佛劍客”來到“科學島”
- [ 11-27]首屆武夷靈芝與生命科學高峰論壇在廈大召開
- [ 11-07]廈門大學校長張榮獲“科學與技術進步獎”
- [ 11-06]想走近科學?先遠離“人云亦云”
- [ 10-30]2018年度“嘉庚講壇”暨陳嘉庚科學獎報告會舉行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