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為受助者帶去“晴天”
海西晨報訊(記者 彭怡郡)多年來奔赴在救援一線的“鐵娘子”陳素珍、堅守城市門面驛站的“當家人”王世偉、組建大眾化志愿平臺的王忠武、堅持為游客提供幫助的陳建南……在他們的志愿故事中,既有轟轟烈烈,也有細水長流。不變的,是對志愿初心的堅持。他們以自身行動,詮釋著新時代的志愿精神,為努力爭創全國文明城市“六連冠”的廈門奉獻自己的光與熱。
值此“3·5”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月來臨之際,《思明志愿日記》為您講述志愿者的暖心故事。
水草:
我的救援之路,越挫越勇
出鏡人物
全國最美志愿者;思明區藍天救援隊隊長陳素珍(水草)
志愿者心聲
藍天救援隊已經成立11年,我們以救援防災減災為主,希望更多愛心人士加入我們。
我的救援之路是從1999年開始的。那時候我剛買了一臺車子,廈門就遇上了臺風。我聽到電臺播報有人被困,便開著車子沖過去救援。整整三天,我都在做這件事,不知疲倦。
2008年汶川地震后,我一個人跑到了震區做志愿者。當時的我缺乏專業知識,只是一名游兵。除了幫忙搬運傷員,我做不了什么事。在救援中,我認識了來自全國各地的志愿者。大家在QQ群里討論,希望成立專業救援隊。震區常下雨,難得放晴,我們便以藍天為名組建救援隊,希望為受助者帶去“晴天”。
救援隊成立已有11年,我們奔赴地震、水災等國內外重大災害現場,期盼以點滴力量救助更多受災者。一次次救援,也讓我們快速成長。作為隊長,我總要帶頭走在前面。山高水深,我們也會腿軟,也會疲倦,但我們咬著牙硬扛下,只為找到被困人員。救援是希望與失望的交替,越挫越勇,才能勇往直前。
近年來,我們意識到僅僅做救援是不夠的,讓人人都擁有自救能力,才是防災減災的根本。為此,我們走進校園、社區、企業,開展溺水、地震、火災等災害的自救宣傳。相信通過持之以恒的努力,我們身處的環境將越來越安全。
王世偉:
365天,堅守城市“門面”
出鏡人物
全國最美志愿者;思明區晨曦公益服務隊總發起人王世偉
志愿者心聲
晨曦公益服務隊火車站志愿服務驛站一年356天全年無休。想了解我們嗎?歡迎加入我們。
回想我的公益歷程,看不慣、忍不住,就往前沖了,這就是我做公益的初衷。
2008年,我看到許多行動不便的老人無法外出,便和幾位朋友組成愛心車隊,載老人們出門游玩。之后,我又看到外來務工人員為子女課業發愁,于是組建了愛心義教隊。當得知吸毒人員在戒毒時的身心困境后,戒毒輔導隊又成立了。自此,晨曦公益服務隊已成立了6支分隊。每支分隊功能不同,能獨當一面。
2015年,晨曦公益服務隊火車站志愿服務驛站設立后,我又患上了“強迫癥”:一兩天沒來驛站看看,就覺得渾身不舒服;有時候路過,都會進來看看。
火車站南廣場總是人來人往,這個驛站就是城市的“門面”。365天,我和隊員們堅守在這做志愿服務,一天都不曾落下。怎么換車票、怎么搭公交車,我們一遍遍耐心回答,喉嚨啞了也顧不上喝水。春運期間更是人流密集,我們在驛站外搭起帳篷,擺上椅子,讓返鄉的人們可以歇歇腳,泡一碗泡面。
這些志愿服務并不是豐功偉績,僅僅是舉手之勞。但就是這樣無數次的奉獻,讓旅客們感到溫暖,讓這座城市更美好。
王忠武:讓志愿服務融入生活
出鏡人物
福建省最美志愿者;思明區城市義工協會會長王忠武
(海西晨報記者陳理杰攝)
志愿者心聲
讓我們一起成為城市義工,讓城市生活更輕松。
2005年來到廈門后,我主動到社區居委會報到。我說我身強力壯會游泳,還會理發,愿意奉獻余力。隨著我做的志愿服務不斷增加,朋友們都說我是志愿服務忙人。有一次,因為參加志愿服務隊會議,我直到晚上8點才接兒子放學,兒子為此悶悶不樂。之后有人問我,做志愿者會不會減少和家人相處的時間,這讓我開始反思。我認為,做志愿服務不應該影響生活,而是要融入生活,成為生活的一部分。
于是,在相關部門的支持下,2012年,思明區城市義工協會孕育而生。我們嘗試了很多創新,在這里,志愿者可以和親朋好友一起做公益。我認為志愿服務大眾化是文明底蘊的呈現,讓參與者把做志愿服務當作生活方式,是思明區城市義工協會的宗旨。
陳建南:用行動踐行志愿者誓言
出鏡人物
廈門最美志愿者;思明區城市義工協會骨干陳建南
(海西晨報記者陳理杰攝)
志愿者心聲
讓我們一起參與志愿服務活動,讓生活更美好、更輕松。
當志愿者11年,我始終記得志愿者誓言中有這么一句話:“盡己所能,服務社會。”我想用我的行動,踐行這句誓言。2008年,我成為了一名志愿者,2012年加入思明區城市義工協會。現在,我是中山路文明旅游服務點的值班義工,為游客提供幫助。
每次參加志愿服務,我總會在朋友圈、微博發文字圖片介紹。在我的建議下,協會開通了微博,記錄志愿者的風采。有人說,做好事不留名,但我覺得,宣傳不是為了自己,而是讓大家了解志愿服務,吸引更多人來參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