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安新城內的旱溪公園能夠起到過濾、凈化雨水的作用。 (市市政園林局供圖) 建立長效機制 立法保障海綿城市建設 海綿城市是一項新型城市建設理念,在試點工作開展前,國內尚未有一套成熟的做法和模式可供借鑒。廈門也曾摸著石頭過河,但更有“殺開一條血路”的勇氣和擔當。 試點初期,廈門迅速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組成的海綿城市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并要求將海綿城市建設職責納入市市政園林局部門職能,發改、財政、規劃、建設、水利、交通等各相關單位也作為小組成員,既各司其職,又通力協作。 為了進一步形成長效的體制機制,廈門啟動立法程序,將《廈門市海綿城市建設管理辦法》從政府規章提升到人大立法,進一步確立了各職能部門在海綿城市建設中的職能和責任,并將海綿城市建設納入生態文明建設評價考核體系,逐步實現了政府職能上由試點探索到常態管理的轉換。 廈門還以統籌規劃為方向,制定了全面融合海綿城市理念的《美麗廈門戰略規劃》,將其作為城市空間規劃體系頂層設計。在此指引下,編制了“市、區及重點區域”的三級海綿城市規劃體系,做到各級海綿規劃與法定規劃層層銜接。 過去“以項目引導建設”的模式與城市規劃脫鉤,往往導致工程建設呈現無序化、碎片化。針對這些弊端,廈門以海綿城市建設為契機,迅速轉變建設思維,規劃統籌海綿城市空間發展,用系統性思維策劃建設項目,逐步搭建起信息共享平臺、項目規劃實施平臺、建設項目生成平臺,形成“規劃指導建設”的綠色通道。 既要“立規矩”,又要“放管服”。廈門充分利用市建設項目審批平臺和海綿城市管控平臺,在不增加項目行政審批環節的情況下,將各項管控權責細分到各建設節點和各相關部門,將海綿城市建設管控落實到工程項目全生命周期,構建了完善的海綿城市建設管控體系。 海綿城市建設涉及大量社區居民、工業企業、社會團體等利益相關方,廈門在海綿城市建設過程中,深入踐行“共同締造”理念,決策共謀、發展共建、建設共管、效果共評、成果共享,讓人民群眾在海綿城市建設中有話語權,有參與感,更有獲得感。 |
相關閱讀:
- [ 06-11]廈門再添省級院士工作站 將提升海綿城市技術創新能力
- [ 03-25]廈今年要完成海綿城市試點建設 地鐵6號線將開工
- [ 01-26]廈門高標準建設海綿城市 將在馬鑾灣和翔安新城試點
- [ 12-04]廈門舉辦海綿城市和地下管廊培訓會 給建設者“充電”
- [ 06-27]廈海綿城市到明年擬完成244個項目 效果已逐步凸顯
- [ 06-03]廈明年完成海綿城市試點建設 有望成為全省榜樣
- [ 05-19]未來5年廈門“海綿城市”規劃:重點建設區域確定
- [ 04-14]廈海綿城市“技術指導”首次亮相 再細化規范管理
- [ 01-06]海滄馬鑾灣海綿城市試點片區所有項目全部完工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