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實踐 讓學生面對一個生動的“病人” 薛茂強說,醫學生們在為模擬病人問診后,需要采集病史,進行體格檢查,并提出什么病需要什么輔助檢查、初步診斷的結論和依據,以及治療原則是什么等,模擬過程還原了真實診療過程。 廈大醫學院臨床技能培訓中心副主任余丹說,標準化病人志愿者能從病人的角度,感受問診醫生的態度、語氣等,通過反饋讓醫學生了解自己在溝通方面存在的問題,有助于緩解醫患矛盾。 “以往教學中也有臨床思維的訓練,但是學生練習的對象只是個電腦圖像,現在他們要面對一個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人,練習將更有效。”薛茂強說。 專業培訓 能準確“表演”病例核心信息 作為標準化病人志愿者,必須能準確模仿病癥、精神狀態、情緒,熟記病史,不能誤導、誘導學生。因此,志愿者們在上崗之前先得接受專業培訓。 余丹說,將由有資質的SP培訓師來授課,讓志愿者掌握常見疾病的癥狀與表情,將教學病例中的核心信息準確無誤地“表演”出來。比如咳嗽,志愿者需要學習怎么咳嗽,包括咳嗽的聲音、痛苦的表情,甚至需要咳幾聲都會被具體量化,表情、動作要恰當。 據介紹,志愿者接受面試后,將會進行集中培訓,通過培訓考核者將獲得SP合格證書并錄入廈門大學SP庫。 鏈接 標準化病人 招募志愿者 標準化病人(簡稱SP)又稱模擬病人,他們經過標準化、系統化培訓后,能逼真地模擬臨床病人的癥狀(含部分體征)。作為志愿者,簡單說就是裝病給醫學生或醫生看,并對醫患溝通中的問題給予測評,指導醫學生更好地表達和交流。 據廈門大學醫學院透露,到各地學習交流取經后,院方決定開展標準化病人項目,于上周開始招募志愿者,將來這種模式會經常出現在廈大醫學院的教學課堂上。 廈大醫學院副院長薛茂強教授,通俗地解釋了標準化病人的概念——集三種身份于一身,除了模擬病人,還是醫學生在臨床教學和考核過程中操作技能表現的評估者,同時也是指導學生如何準確問診的引導者。 |
相關閱讀:
- [ 03-20]廈門親子義工志愿者走進養老院 把溫暖送進老人心房
- [ 03-19]志愿者培訓-急救知識
- [ 03-18]銀齡志愿暖人心 廈門集美雙嶺村舉辦志愿者茶話會
- [ 03-15]廈門注冊志愿者達70萬余人 發布志愿服務項目2.2萬多個
- [ 03-14]廈門思明開展義務植樹活動 志愿者種下百棵臺灣欒樹
- [ 03-14]關于你·關于我的故事——身邊最美志愿者盧秀毅
- [ 03-14]志愿者義務植樹活動
- [ 03-13]廈門市集美區衛計系統志愿者進社區送健康 踐行雷鋒精神
- [ 03-12]集美一批小記者和小志愿者上崗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