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水回用于景觀噴泉、綠化澆灌等。 東南網記者 夏菁 攝
東南網3月28日訊(本網記者 夏菁)近日,記者獲悉,作為國家公共機構“能效領跑者”,廈門市湖里區事務管理局在節能減排方面的經驗做法,已逐步在全市乃至全國進行復制推廣,吸引全國多地公共機構節能部門前來湖里區調研學習。而節能減排的“湖里模式”,也將進一步助推廈門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暨生態文明體制改革。
完善管理體系
積極推進節約型機關建設
2014年3月,湖里區被國家評為“第一批節約型公共機構節能示范單位”。2018年,湖里區機關事務管理局被國家機關事務管理局、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財政部表彰為公共機構“能效領跑者”,是全省唯一市級以下行政機關獲此殊榮。
在這成績的背后,是湖里區不斷探索實踐,經各方共同努力而結下的“碩果”。
2008年起,湖里區積極推進節約型機關建設,全區形成了“統一領導、分級負責、分工協作、協調推進”的管理體系,實行多部門聯動督查機制,促使節能管理網絡“實心化”。
為構建長效機制,湖里區還先后出臺了《湖里區關于加強公共機構節能工作的實施意見》《湖里區公共機構節能管理辦法》等一系列規章制度,同時針對各用能部位不同特點,制定了《公共照明光控制度》《空調管理制度》等10多項制度,建立了較為完善的能耗統計、節能考核、節能監察、節能采購等制度體系。
湖里區政府大院架設了太陽能草坪燈、太陽能庭院燈、風光互補路燈。東南網記者 夏菁 攝
深挖節能潛能
持續升級改造多項技術
除了制度保障,技術支撐也是湖里區打造新型節能模式的關鍵所在。
據湖里區機關事務管理局局長吳昌年介紹,區行政大樓自2007年投入使用以來,緊跟科技發展步伐,推行了一系列節能減排技術升級改造,創造了較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2013年,湖里區在行政中心大樓內安裝了110個能耗檢測點,通過遠程傳輸等手段及時采集、分析能耗數據,實現對建筑能耗的實時動態監測,為后續的能耗分析、建筑診斷分析、節能降耗提供技術平臺。
一些數據雖然枯燥,卻是節能減排成效的最好證明。2011年,湖里區投入80萬對區行政辦公大樓及輔樓進行玻璃貼膜,貼膜后可阻84%的熱量,每月可節能30%。2012年,湖里區政府大院架設了風光互補路燈、太陽能草坪燈、太陽能庭院燈。2017年底,建成20千瓦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年發電27740千瓦時,年節約10噸標煤。
湖里區機關事務管理局還率先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將地下車庫的普通節能燈全面替換成LED燈。2017年10月,對原有LED照明系統再次升級,通過人體感應、亮度變檔技術,實現停車時自動增亮為11瓦,而平常照明則僅為5瓦。
而在餐廚垃圾處理方面,2010年,湖里區投入80萬元在機關食堂安裝了兩臺微生物處理機,2015年又進行了技術升級,可日處理約1000人的餐廚廢棄物。
“通過處理,96%的餐廚垃圾代謝成無污染水蒸氣,4%的殘余物則作為有機肥料用于花草樹木及綠地的養護。”吳昌年表示。
另外,為提高污水重復利用率,2011年湖里區投入60萬元建成中水回用系統,2017年又投入50余萬元對原有設備進行全新升級改造,每天可處理區行政中心污水約200噸,再生水則回用于綠化澆灌、景觀噴泉及道路沖灑。
機關食堂設置節約糧食、文明就餐的溫馨提示。 東南網記者 夏菁 攝
注重人人參與
倡導綠色出行 強化節約意識
節能減排重在平時堅持,貴在人人參與。湖里區機關事務管理局通過舉辦競賽、宣傳等活動,實現節能教育和崗位培訓的常態化、制度化。同時,積極向機關干部職工推廣“1公里內步行、3公里內騎自行車、5公里內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出行方案,倡導以綠色低碳的出行方式支持節能減排。
為此,湖里區還在機關大院內規劃了共享單車停車場,配置了TEVC電動汽車智能充電系統,用好新能源汽車自助分時租賃。
而湖里區機關食堂在創建“文明餐廳”同時,還大力開展“光盤行動”,在墻壁、餐桌上等醒目位置設置節約糧食、文明就餐的溫馨提示,全面使用可循環使用的餐具,引導干部職工按需取食,努力減少“舌尖上”的浪費。
經過各方共同努力,這項工作的成效也十分明顯。湖里區機關事務服務中心主任邵福洪表示,五年前機關食堂每天大概有500人左右用餐,但是產生的日均廚余垃圾量將近700公斤,“現在每天來這里吃飯的人數早已破千人,但是日均廚余垃圾量卻降到500多公斤”。
此外,湖里區還大力推行電子政務,實行文件自動化傳輸和無紙化辦公,消除辦公設備待機能耗,提倡雙面用紙,積極使用環保再生紙、再生鉛筆等,并嚴格執行國家用能設備采購目錄,盡可能購置能效標識2級以下節能產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