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燥的課堂知識 講成了傳奇故事 全省高校青年教師教學競賽特等獎老師分享課堂教學經驗 廈門晚報訊(記者 龔小莞)昨天下午,勞模進校園暨第四屆全省高校青年教師教學競賽優秀課程巡講活動在廈門醫學院舉行,來自廈門大學、華僑大學、集美大學、閩南師范大學、閩江學院的老師觀看了優秀課程教學展示,并進行現場交流。 三名在此次全省比賽中獲得不同組別特等獎的優秀教師,接受記者采訪時分享了自己獨特的教學體會和經驗。 形象解讀生物學知識:秀恩愛的寄生蟲是殺手 廈門醫學院病原生物學教師武闖說,讓學生每堂課都有收獲最重要。 武闖上課很注重和學生的互動,他善于用最淺顯的方式解讀知識,讓學生更快理解吸收。比如講到血吸蟲,這種寄生蟲在人體內雌雄合抱一起生活,他就向學生這么介紹:“它們很恩愛,有的方向感不強,是‘路癡’;它們感染的速度很快,人類會被‘秒殺’。” 每一堂課的導入部分,武闖都精心設計。例如講瘧原蟲,他從康熙皇帝在平定三藩之亂時感染疾病說起。在引起學生好奇心后,他又說到我國科學家屠呦呦發現并成功提取的藥物青蒿素,就治好了像康熙一樣的患者。這下學生才恍然大悟,原來康熙得的是瘧疾。 教學不再“滿堂灌” 引導學生提出新思路 福州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物流系教師梁紅艷認為,大學課堂要避免“注入式”和“滿堂灌”的教學方法,為學生創設問題情景進行啟發和誘導,培養和提升他們的批判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 例如講解供應鏈的概念與特征,她用中興公司遭美禁售芯片的案例,結合直觀的動態演示圖,引導學生分析;講解流通渠道時,她讓學生運用集成創新方法,將線上與線下兩條渠道的優點結合。在她的引導下,學生提出了全渠道的解決思路。 涉獵廣收集大量信息 作為課堂延伸和擴展 泉州師范學院生物專業教師柯佳穎,用“源頭活水”形容學術新成果。她說,掌握最前沿的科學研究動態,開展創新科學研究工作,能讓思維保持活躍。她以參賽的選題“蜘蛛”為例,一般的結構講解非常枯燥,她就加入了關于蜘蛛絲的最新研究成果。 一說到蛛絲,很多人都會想到電影里的蜘蛛俠,她從最新研究成果中蛛絲的特殊結構講起,解開蛛絲強韌之謎。另外還有書本上沒有的知識,比如最新考古發現蜘蛛的祖先是有尾巴的,也被她融入課堂。 “老師的涉獵面一定要廣,收集多方面資料。”她說,現在網絡非常發達,只要愿意花時間就能收獲很多,這些都是書本知識的延伸和擴展。 |
相關閱讀:
- [ 03-28]廈門教師招考報名結束 化學教師競爭激烈
- [ 03-28]13584人角逐1475個職位 廈門今年教師招考報名結束
- [ 03-26]“教師媽媽”團隊:為啥男教師也加入“媽媽團”?
- [ 03-23]廈門市將組織思政教師參加全員立體式培訓
- [ 03-21]廈門一批醫院和學校招人 編制內教師招1475人醫院招610人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