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大國家大學科技園六月竣工 構筑輻射“海絲”區域的創新創業生態圈,打造科技創新轉化新高地 廈門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即將竣工。(記者 張奇輝 航拍器攝) 廈門日報訊(記者 吳君寧)與廈大翔安校區僅一路之隔的地方,一座依托廈大、面向“海絲”的大型科創基地正在迅速崛起。 福建首家經教育部、科技部認證的國家級大學科技園——廈門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以下簡稱“廈大科技園”)建設加速推進中。充滿現代感的科技辦公大樓錯落有致,主樓與廈大翔安校區遙相呼應……日前,記者在廈大科技園園區透過無人機屏幕看到,立體開放式園區建筑構造已初顯雛形。據悉,園區預計于今年6月底竣工,爭取在“九八”期間開業。 廈門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有限公司執行董事曾志龍說,習近平總書記在今年兩會參加福建代表團審議時的重要講話,為廈大科技園進一步推進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營造有利于創新創業創造的良好發展環境提供了強大支撐,“園區將發揮經濟特區、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等多區疊加優勢,站在國家開放的前沿,不斷探索新路,助力廈大打造‘海絲創谷’。” 據悉,本周六即將舉辦的海絲科技創新論壇,也將把廈大科技園作為其國際科技創新合作產業化基地。海絲云創(廈門)科技有限公司將全面負責海絲科技創新論壇及廈大科技園的運營。 響應廈大“海絲創谷”戰略 發揮區位優勢 完善配套服務 廈大科技園位于翔安區南部新城,第一期工程占地面積69畝,總建筑面積19.22萬平方米,總投資10億元。緊靠廈門大學翔安校區、4公里直線距離外就是未來翔安國際新機場,聚集了科教、人才、區位等眾多優勢資源的廈大科技園,擁有得天獨厚的科技創新產業發展空間和增長潛力,尤其將充分發揮廈門大學在創新資源匯聚、創新人才培養、創新成果供給、創新機制探索等多個方面的綜合優勢,依托推進廈漳泉同城化建設的戰略,高起點規劃建設創新創業區,將科技園建設成為廈門大學“海絲創谷”戰略的核心區。 “廈大科技園投入使用后,將成為廈大及社會各界科技成果轉化與產業化的重要平臺。”海絲云創(廈門)科技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張典慧介紹,廈大科技園將擁有完善的配套設施及服務,涵蓋文化、教育、娛樂等諸多要素。圍繞支柱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需求,科技園將整合社會資源,依托“海絲科技創新聯盟”,吸納更多“海絲”沿線國家和地區的資源、項目等,與國內外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創新企業等展開全方位合作,建設一批產業技術研究院、重點實驗室等,打造完善的科技服務平臺體系,健全適應市場需求的成果轉化機制,提升產業創新和公共服務能力建設。 據介紹,廈大科技園主園區將建成廈門大學師生創新創業基地、廈門市科技成果轉化基地以及新興科技企業孵化基地、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等,成為服務國家創新驅動戰略、助力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引擎。與廈大一道打造以“世界科技+福建智造+全球市場+海絲文化”為特色的創新引領、“產城學人”融合發展示范高地,將“海絲創谷核心區”建成中國式新型“硅谷”。 成立聯盟創新產業集聚模式 助力人才培養 打造科創高地 “產教融合、成果轉化、人才培養、創新孵化”是未來廈大科技園發展的關鍵詞。 張典慧介紹說,現階段,廈大國家科技園打通了“產、學、研、金、企”各環節,形成了“海絲科技聯盟助力+大學科技園賦能+科技轉化平臺加速”的創新服務體系,將吸引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生物醫藥等相關領域創新平臺和產業布局,促進基礎科學研究成果向應用成果轉化,打造綜合性國家科技創新轉化新高地。 據了解,廈大科技園將實現廈大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功能的有機結合,提供網絡化服務平臺和自循環的企業成長生態系統,推動高校與企業之間人員、信息、資本、技術等創新要素的流動與整合,提升整體孵化及運營能力,助力科研成果的快速市場化與產業化。 海絲云創作為運營機構,將以廈大國家大學科技園為產業聚集載體,完善配套服務產業,進行科技創新型企業招商,形成創新創業服務生態圈。“通過為入園企業提供一系列包括人力資源、技術、資本、市場等方面的組織、管理和服務,幫助科創企業順利孵化成長、快速發展壯大。不僅為初創企業提供基礎服務,降低創業風險,同時為高成長企業提供發展型、延伸型的增值服務,滿足各種個性化需求。”張典慧說。 |
相關閱讀:
- [ 03-31]智力玩具博物館廈大開館 包含四千余件智力玩具
- [ 03-30]進入AI世界體驗物聯萬物 廈大將有“人工智能”專業
- [ 03-30]廈大歷史系向長泰縣移交一批 商周文物標本
- [ 03-27]廈大自主招生今年門檻提高名額縮減 考試時間為6月16日
- [ 03-27]廈大2019年自主招生156人 報名截至4月10日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