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學堂”讓藝術走進農村 翔安新店珩厝村為村里孩子提供義務教學 志愿者老師教孩子學寫書法。記者 彭怡郡 攝 海西晨報訊(記者 彭怡郡)每周日上午,廈門翔安新店珩厝村總會傳出陣陣音樂聲。在老師的指導下,孩子們學習用毛筆寫字,了解書法文化的博大精深。這個公益課堂是珩厝村村民自己籌建的,老師們也是義務教學。有的老師甚至從集美趕來,就為了讓孩子們感受藝術的力量。“村里的孩子缺少藝術教育,送藝術下鄉,能開拓孩子們的視野,帶去藝術夢想的熏陶。”籌建藝術公益課堂的珩厝社區居委會主任王鴻渠說。 租老房子籌建公益課堂 每周日上午的珩厝村很是熱鬧,家長們齊齊把孩子送到村中的古宅上藝術公益課程。古宅里,桌椅早已備好。放一段悠揚的音樂,老師讓孩子們凝神屏息,把躁動的心靜下來。之后,幾位老師手把手教導,讓孩子們學會書法的奧妙。上過幾次課程,有的孩子已經學得有模有樣,下筆熟練。有的孩子年紀小,還不會寫字,只會在紙上畫圈圈。“學書法的第一步不是寫字,而是要懂得書法中的道理,把心養正,之后再慢慢學筆畫。”正在授課的老師說。課堂上,老師還穿插傳授閩南語歌謠,這些歌謠是村里老人寫的,講述的也是村里的故事。孩子們可以從歌謠中了解鄉村歷史。 這個藝術公益課堂,是今年年初開辦的。籌建課堂的初心,是為了送藝術下鄉。王鴻渠表示,珩厝村只有一個小學,師資力量不夠強,也沒有興趣愛好班。孩子們要上培訓班,得要跑到別的村子,最近也得跑兩三公里。 于是,王鴻渠便想著在村里開辦藝術公益課堂。在珩厝村社區黨委和居委會支持下,王鴻渠租下了村里一座閑置的古宅,又從附近的中學找來了30多套廢棄的桌椅。前期投入的一萬多元,基本是王鴻渠和他的朋友自籌的。 周末清晨奔波回村上課 搬運桌椅、清掃房子,藝術公益課馬上就要開班了。開課需要老師,村里的村民紛紛前來支援。王鴻渠說,珩厝村里有不少老師,平時在外教書。每到周末,他們就回到村里,給孩子們上課。 郜瑞芳是公益課的志愿老師,每周日她都和男朋友一起來給孩子上課。扎染、做燈籠、做花藝,郜瑞芳帶給孩子們許多尋找美、創造美的體驗。郜瑞芳和男友并非村里人,因為喜歡老物件,因此時常到翔安農村欣賞老房子。得知珩厝村辦了藝術公益課堂,也想要加入其中。“我們住在集美,每周日早上7點就得出發來上課。雖然路程遙遠,但看到孩子們漸漸對藝術有了興趣,我們都很愿意堅持。” 對于公益課程的未來,王鴻渠做好了規劃。“我們要請更多老師上課,開英語、素描等課,讓孩子接受全方位教育。” |
相關閱讀:
- [ 04-08]廈門翔安:200畝黃花風鈴木正綻放
- [ 04-08]昨日廈門進島迎來返程高峰 翔安隧道堵出3公里“長龍”
- [ 04-07]廈大附屬翔安醫院昨日開業 助力補齊島外醫療短板
- [ 04-07]廈大附屬翔安醫院昨開業 首批開設35個臨床醫技科室
- [ 04-06]廈門大學附屬翔安醫院開業 推島內外醫療資源一體化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