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財”11.51億元 實現首季開門紅
思明區中華街道單位面積財政收入持續保持全市、全省第一
廈門日報訊(記者 吳曉菁 通訊員 張志鵬)春暖花開的4月,行走思明區中華街道,處處生機盎然,經濟發展迎來一連串暖意。最新發布的第一季度經濟數據,中華街道全線飄紅:前三個月財政收入達11.51億元,增長45.88%,總量、增速均居全區之首;商貿業為全區扛下大任務指標,累計完成90多億元;招商引資成效顯著,引進內資項目102個;固定投資同比增長25%……
這份漂亮成績單的背后,是中華街道主動擔當,攻堅克難,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落實趕超,促進經濟增長動能加速聚集的生動實踐。
作為全市面積最小的街道,今年以來中華街道迸發出巨大能量,經濟發展跑出加速度。近年來街道財政收入一路高歌猛進,從2010年的不到5億元,到2018年時已經突破了26億元,8年來增長了4倍多,增速全區第一。中華街道黨工委書記吳成灶透露“今年4月,街道財政收入還將有大指標貢獻,總量有望突破17億元。”
貼心服務
贏得廣闊發展空間
走進中華街道招商中心,緊張而忙碌的工作氣氛瞬間撲面而來。墻上,張貼著各大重點項目的推進進度,工作人員的電話聲此起彼伏。“還有好幾個工作人員在外面跑,走進企業提供一線服務。”中華街道招商中心主任金躍生告訴記者。
主動上門,直奔企業總部;現場協調,回應企業訴求;無微不至,實現無縫對接……今年以來,中華街道主要領導帶頭,分組進企業、跑項目、走工地,深入開展大走訪活動。
“小分隊”每到一家企業,就詳細了解企業生產運營情況,摸清摸透企業發展中的困難和問題,并根據企業的實際需求,及時協調解決,讓企業感受到來自中華街道的誠意和暖流。
“貼心的服務換來更好的發展,更大的作為,服務做到位了,企業就愿意留下來扎根。”長期主抓經濟工作的吳成灶深有感觸地說道。
一次次的走訪也為街道經濟贏得了廣闊的發展空間,擴大了經濟“朋友圈”。
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自2015年落戶中華街道以來,就享受著街道提供的貼心服務,企業快速發展的同時也為街道帶來了源源不斷的稅源。企業表示,今年還將繼續擴大在中華街道的業務版圖,開展包括股權投資、投資銀行、資產管理及債券發行等業務,“我們可以利用中金豐富的國內外資本市場經驗和廣泛的業務支持網絡,提供全面的資本市場綜合解決方案。”
突破瓶頸
重量型企業頻頻落戶
面積僅有1.6平方公里的中華街道,地處廈門老城區,是全市面積最小的街道。雖然地域小、資源少,但中華街道總是不斷創新,突破瓶頸,尋求經濟發展的著力點。
抓央企、抓總部、抓高端服務業——中華街道改變了以往傳統的招商思路,利用觀音山、軟件園、自貿片區等飛地平臺,精雕細琢招商工作,尋找到適合自己的差異發展之路。
中化石油福建有限公司是中國中化集團公司的全資子公司,這家央企如今每年銷售額近百億、納稅超6000萬元。為了護航企業發展,街道領導多次帶隊,在北京、泉州、廈門等地跟進、協調,幫助企業解決加油站設立及和公交集團合作等方面的困難。對于街道提供的服務,企業數任負責人頻頻贊許,“街道和我們互動默契,就像一家人。”
擴大招商成果,促其快速產生效益。在精準的招商服務中,一家家央企、總部企業、高端服務企業在中華街道如魚得水。德勤、普華永道、畢馬威等國際知名會計師事務所紛紛設了獨立核算的分所。首航節能、北京外企人力資源、搜房網等總部在這里落戶和壯大。
如今,中華街道每年新增注冊企業超過300多家、內資招商總額突破100億元、單位面積財政收入一直保持全市、全省第一。
今年來更是好消息頻傳: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直屬企業——國研科技集團擬在廈門建立“不動產數據核驗系統”,項目總部將落戶中華街道;物聯位置網與城市精細化管理平臺項目有望落地中華街道;國家能源集團的國電國海燃料有意推動與神華集團合并后的區域性總部選址中華街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