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上百把兵器 展“小操隊”雄風 白醫生引導孩子們認識中草藥的同時,蓮前街道何厝社區居民何而凱帶領著鄰居老少,操練著非遺陣仗“何厝小操隊”。從安館、行禮、開場、擺陣、表演、收陣,小操隊的每個步驟都依照古法。 何厝小操隊 忽聽得鼓點急促,陣首大旗開路,“虎頭盾”戰隊緊隨,筑起防御陣型。“長兵器”分兩小隊迎面對壘,紅纓槍、鉤鐮槍、蛇形槍、魚叉、釘耙、扁擔、丈二槌等長兵器矛頭相向,劍拔弩張。“短兵器隊”隨后就到,雙板斧、雙鞭、雙月鏟、短戟、虎尾繞(閩南語音譯)等短器械靈活閃現。“火銃隊”壓陣,鳴“槍”示警,戰局一觸即發。“何厝小操隊”的精彩,不止于上百把冷兵器的亮相,更在于陣法的變幻和動作的精彩。 表演者將通過推、劈、撲、刺、挑、滾、踢、砍、攔、絆、倒、甩、封、掃、撞、彈、鉤等動作要領,將陣法生動展現。“小操隊”陣法變化復雜,單是虎頭盾陣法,就分為單面陣法、疊面陣法、五面陣法、十面埋伏等諸多變形,觀眾只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 領隊何而凱介紹,“何厝小操隊”是一種官兵操,代代相傳,延續至今已有幾百年歷史。據悉,明朝末年,鄭成功為抗清平夷,在何厝村外圍設防御軍營。村中民眾自發組織鄉團籌集武器,習武練兵保衛家園。當時,村中志士頻頻向鄭家軍將士請教防御陣法。這些陣法由何厝村民小團體演練,所以稱之為“何厝小操隊”,后來逐漸成為一個民俗活動沿襲下來。何而凱的父親、爺爺、曾祖父都曾是小操隊的成員。 盡管,“小操隊”一度停滯了十多年,不過,幾年前,熱心的何而凱等人,在村里廣泛招募隊員,請教老人們,恢復陣法,重新操練,許多青壯年及中小學生都加入其中,如今小操隊已經有70多人。 入選思明區區級非遺后,“何厝小操隊”備受世人矚目。他們曾赴金門交流表演,也在思明區主辦的海峽兩岸鄭成功文化節上一展風采。去年思明區非遺宣傳日活動上,他們還在中山公園驚艷了眾人。 對于“何厝小操隊”的傳承,何而凱充滿了信心,他們打算利用暑假多多召集孩子來學習。 C 非遺活態傳承 守護思明文脈 在何而凱看來,非遺傳承不僅是文化使命,更在城市化快速推進中,讓何厝人的情感有了承載依托——望得見山,看得到水,記得住鄉愁。 除了“何厝小操隊”,何厝社區還呈現著“送王船”“宋江陣”“閩南童謠”等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閩南童謠”區級非遺傳承人、何厝小學音樂老師張萍介紹,何厝小學還原創發行了一張閩南童謠CD,其中收集的《囝仔嬰》《中秋暝》等15首校園原創閩南童謠,均出自學校老師原創,為的就是讓閩南方言“活化石”口口相傳。 放眼人文薈萃的思明區,如今仍活躍著眾多獨特又悠久的非遺文化。目前,思明區共有講古、廈門漆線雕等8個國家級非遺項目,閩南皮影戲、延平郡王信俗、廈門珠繡等9個省級非遺項目,龜糕印技藝、廈門布袋戲等5個市級非遺項目,通背拳等15個區級非遺項目。南音則是世界級非遺項目。 非遺傳承,歷久彌新,思明區正全力讓非遺文化走上群眾舞臺,走進社區、學校。如今已經有20多個非遺項目進入了13所學校,同時在仙岳社區、大同社區等社區開展非遺冬令營、夏令營活動,為非遺傳承注入新動力。 思明區還在鷺江街道老劇場文化公園常態化開展“閩南曲藝匯”活動,開設講古場,搭建非遺展演臺,挖掘具有特色的閩南傳統文化資源,在周末、傳統節日常態化開展各類閩南文化展演、體驗、培訓等活動。 同時,思明區首屆文化遺產藝術生活節上,非遺項目傳承人更是一一亮相,與市民零距離互動。而近年來,思明區打造的“尋根廈門記憶 守護思明文物”系列活動,也讓歷史文脈得到了保護和傳承。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3月,思明區精心打造的“示范樣板書院”——金榜書院,將發揮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和閩南優秀文化的平臺作用,讓更多非遺走進公益課堂,豐富城區書香氛圍與文化內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