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專用道推出兩個半月,廈門公交集團發布11條線路營運數據
高峰期公交車營運效率提升7.75%
30路公交線調整后途經整條專用道。
社會車輛高峰期駛入公交專用道。
廈門晚報訊(文/記者 王紹亮 陳鵬程 圖/劉東華)上個月“文明行車 讓交通更智慧”系列報道關注了廈門公交專用道,如今,專用道投用已兩個半月,公交車跑得怎么樣?專用道對公共交通提升產生了什么積極作用?廈門公交集團昨天上午介紹,經過分析11條公交線路數據得出:高峰期營運效率平均提升7.75%。隨著專用道成網,以及管理辦法越來越成熟,公交運營效率還有進一步提升空間。
即日起,為讀者詳解公交專用道的使用情況,呼吁文明行車,讓公共交通更順心、更暢通。
記者體驗
30路途經整條專用道
單趟周轉節省15分鐘
從3月30日起,廈門公交集團調整30路公交車(會展北公交場站—輪渡公交場站)運營線路,尤其是調整前埔一帶行駛路線到公交專用道上,使之成為廈門首條全覆蓋公交專用道的線路。
廈門公交集團業務一部副經理張清輝說,調整后的30路定位為主干快線,有點像地面上的BRT,當前正對30路數據分析,為結合公交專用道調整公交運營方案提供數據支撐。
昨天17:00,記者從會展北公交場站乘坐30路公交車前往輪渡,司機開了67分鐘到達終點站,而從輪渡公交場站再坐30路返回會展北公交場地,公交專用道很好地消化了紅綠燈疊加產生的擁堵影響,速度更便捷,55分鐘即到達終點站。司機李建平介紹,路線沒有調整前,30路單趟周轉時間約140分鐘,公交專用道投用后,周轉時間調整到約125分鐘,同樣的車輛數可以發更多的班次。
“以前堵的時候,到了站點上個廁所,扭頭就走,連飯都顧不上吃。現在好了,可以擠出點時間吃飯了。”30路公交車隨車安保員小朱在30路上班兩年了,對此感觸很深。
社會車輛亂入專用道
甚至在專用道上違停
記者發現,當30路公交車從輪渡行駛到湖濱南路十一中路段時,有兩輛社會車輛違停在公交專用道上,公交車沒辦法只好向旁邊打方向盤跨線經過。“平時,十一中這邊車輛違停的有七八輛,多是接送孩子,臨時停靠。”李建平說,還有的右轉車輛借用專用道遇到行人過馬路時走不了,每次碰到這樣的情況就很“尬尷”,要么排隊等著,要么跨線經過。
“最亂要屬電動自行車,跟騎車人閃燈提醒都沒什么用。”李建平說,“有它在前面擋著,只好跟著慢慢走,就怕電動自行車突然闖進車道,我們緊急剎車避讓,讓車內乘客猝不及防。”
數據分析
跟蹤分析11條公交線路
營運效率平均提升7.75%
今年2月1日,作為廈門為民辦實事項目“一橫一縱”公交專用道中的“一橫”——湖濱南路和蓮前東西路公交專用道投入試運行,公交車在上下班高峰期在專用道行駛時享有優先路權。
“這是廈門首條常規意義上的公交專用道,對緩解交通擁堵,發展公交優先具有積極作用。”張清輝說,這條公交專用道總長11.6公里,每天有66條公交線路、1102輛車途經,停靠班次超10000班,承載著超40萬人次的出行。
為更好發揮公交專用道的積極作用,廈門公交集團挑選在公交專用道單向行駛三四公里、經停9個站點的11條線路做分析,發現這11條線路高峰期的營運效率平均提升7.75%,已產生積極效應,但離預期提升目標20%還有一定差距。
張清輝分析,之所以離預期目標有差距,主要有四方面原因:一是因地鐵施工,萬象城路段還沒有畫線,公交車開到此與社會車輛混行,沒有全程專用;二是蓮坂轉盤等紅綠燈路口信號燈公交優先尚未啟用,容易成為公交專用道的“卡脖子”路段;三是還有一些私家車、電動車混入公交專用道擋路,讓公交車在專用道上跑不起來;四是大站快運的公交車按目前要求也要排隊在專用道運營,結果大站快運也跑不起來。
聲音
“感覺挺順暢,出乎我的預料”
市民李女士:我經常從瑞景坐車到中山醫院給老人送飯,之前選擇坐BRT,雖然轉車很麻煩,但是比一般公交車快。有了公交專用道,我就選擇坐公交,不用轉車,也不怕堵車,很方便。
市民林小姐:這是我這幾個月來第一次坐30路公交車。之前因為公交車太擁堵,特別慢,我都選擇坐BRT。今天坐30路感覺挺順暢,出乎我的預料。
司機楊國良:現在高峰期有一些私家車、電動車進入公交專用道行駛,有的車速很慢,影響了公交車的正常運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