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日報訊(記者 李曉平) 去年7月,英麥科(廈門)微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英麥科”)首批40顆、價值1.24萬美元的集成電路芯片樣品,通過廈門自貿片區推出的集成電路產業鏈保稅監管流程報關進口,為企業節省了進口環節增值稅1.3萬余元,這是廈門首家“嘗鮮”集成電路產業鏈保稅監管模式的集成電路設計企業。日前,廈門集成電路保稅監管創新正式獲海關總署批復。 “按原來一般貿易模式,流片報關進境要交16%的進口環節增值稅。這樣算下來,公司每次流片稅費都在幾萬到十幾萬元不等。”英麥科副總劉義說,海關試行流片研發保稅監管后,有效節省了企業的研發成本。事實上,該模式對集成電路設計企業來說,不僅減免了稅費,同時通過將原來口岸通關流程中歸類審價環節前推后移,有效縮短了企業通關時間,有助于企業提高生產效能。 當前國內集成電路設計企業在研發時多數需由境外晶圓代工廠生產樣品,并以一般貿易方式報關進境,由此產生的進口環節稅費給中小微集成電路設計企業帶來巨大的資金壓力。數據顯示,2017年廈門市14家集成電路設計企業進口初試樣品價值4000余萬元,且均以一般貿易進口并繳稅。 針對企業訴求,廈門海關創新提出集約化“平臺式服務+監管”理念,依托“芯火”雙創基地(平臺),由平臺運營企業科技產業化集團統一辦理保稅通關手續,率先實現平臺服務范圍內企業保稅研發。 廈門片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新模式還將集成電路研發設計納入傳統加工貿易管理范疇,打破以合同、企業為單元的加工貿易監管框架,一本手冊或賬冊即可實現平臺服務范圍內所有企業、所有合同的整體管理,并賦予平臺企業生產能力證明,保證了保稅研發手冊順利設立。同時,新模式還注重產業政策的協同配套,針對新模式下企業資金流轉問題,廈門市稅務局認可晶圓制造廠費用作為集成電路設計企業成本費用支出,并實地進行細致輔導,進一步降低研發成本。 “由平臺與各晶圓代工廠統一對接,研發企業從商務、通關流程中得以解放,將有限的人力資源投入研發設計。”在廈門市集成電路行業協會秘書長黃建寶看來,通過保稅監管試點所帶來的通關便利,縮短了企業研發周期,幫扶企業將新技術迅速推向市場,從而贏得先機,有利于進一步提升區域自主創新能力。同時借助保稅監管模式,打造全國范圍內首個為集成電路中小微企業提供全流程服務、一站式管理的政策功能平臺,將有利于形成產業聚集效應。 廈門自貿片區的這一先行先試,利用現有集成電路設計公共服務平臺,由平臺統一為企業辦理簽訂協議、下單付款、保稅通關、外匯等各項手續,有效解決了集成電路中小微設計企業在研發初試階段的稅費和通關效率問題,助力企業發展,加速產業集聚。 |
相關閱讀:
- [ 04-18]廈門海關成功勸返潛逃十年走私卡拉膠主要嫌疑人 涉稅超過1000萬元
- [ 04-17]走私象牙四噸多 潛逃六年被廈門海關勸返
- [ 04-16]廈門海關成功勸返走私象牙案目標逃犯 涉案象牙達4.2噸
- [ 04-13]廈門海關連端7個走私團伙 查獲燕窩615公斤
- [ 04-12]廈門海關集中打擊燕窩走私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