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中篇評彈《林徽因》】 不花哨也不絢麗 回歸文本講故事
評彈《林徽因》吸引了不少外地觀眾 易鵬楠攝 大熱的電視劇《都挺好》里有許多蘇州評彈片段,這讓蘇州評彈登上微博熱搜榜。在滄江劇院上演的原創中篇評彈《林徽因》,不僅吸引了懂吳儂軟語的江浙觀眾,還有從北京來的觀眾,不少年輕人也邊看字幕邊聽。 廈門市戲劇家協會的伍晉說,演出很精彩。評彈沒有花哨的舞美及絢麗的聲光電,而是回歸文本本體,運用“中篇”這一符合當下觀眾欣賞習慣的藝術形式,鮮活地將優秀非遺文化展現給觀眾。 從漳州來廈門看演出的陳凝香說:“臺上燈一亮,琵琶、三弦一彈,精氣神就上來了。演員特別見功夫,好的藝術不分地域?!奔易『娴母咝M诵萁處熜煜壬推拮邮墙K如皋人,看到從小熟悉的藝術形式在舞臺呈現,感覺很親切。“沒想到用評彈表現林徽因的一生,這么有創意,說明評彈還大有發展空間?!?/p> 中國對外文化集團有限公司新聞總監王洪波特意從北京飛來廈門觀看這場評彈。他說,不管在北京還是廈門,喜歡戲曲的年輕人越來越多。像張火丁這樣的京劇名角在北京演出,幾小時內票就能賣完。 【名詞解釋】 昆曲,原名“昆山腔”或“昆腔”,發源于14世紀的蘇州,是中國古老的戲曲聲腔、劇種。昆曲糅合唱念做打、舞蹈及武術等,以曲詞典雅、行腔婉轉、表演細膩著稱,被譽為“百戲之祖”。昆曲以鼓、板控制演唱節奏,以曲笛、三弦等為主要伴奏樂器。2001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 蘇州評彈,蘇州評話和蘇州彈詞的總稱,是采用吳語徒口講說表演的傳統曲藝說書戲劇形式。產生并流行于蘇州,以及江浙滬一帶。評彈歷史悠久,清乾隆時期頗流行。2008年,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名錄。 |
相關閱讀:
- [ 03-11]國家大劇院第二屆“昆曲藝術周”啟幕 匯聚三大昆曲院團
- [ 02-15]“不到園林,怎知春色如許”——臺灣有個昆曲博物館
- [ 01-17]白先勇再度攜手蘇州昆劇院推出新版昆曲系列演出
- [ 12-17]現代審美重構“青春版”:年輕人是否已被帶進昆曲世界?
- [ 12-10]“臨川四夢”綻放柏林 昆曲藝術驚艷德國觀眾
- [ 12-05]京港聯合匯演校園版《牡丹亭》 白先勇冀確立昆曲學術地位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