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改善,可直接走進核心區。 ? 因擁有龍窯數量最多 被列入“大世界基尼斯之最” 據介紹,同安坑仔口制陶窯址,是我國南方特有的燒陶窯爐形式,依斜坡地勢而建,窯爐修長,形如長龍,故稱“龍窯”,直觀反映了廈門陶瓷工業發展的歷史脈絡,目前5條龍窯中有3條破損明顯。 2009年,國務院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從2008年度全國新發現的160928處不可移動文物中,挑選出147項重要發現匯編成冊。其中,福建省有6處編入書中,廈門占了2處,即同安坑仔口龍窯窯爐和大嶝抗戰時期金門縣政府辦公舊址。 近日,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總部將坑仔口龍窯群列入“大世界基尼斯之最”——擁有龍窯數量最多的龍窯群,并頒發證書。 同安區文化和旅游局表示,同安龍窯得以實質性保護與利用,這是同安文化的一件大好事,今后將積極推動龍窯的修繕保護與利用。 【名片】 龍窯 延續唐宋遺風的 近現代工業遺產 《同安文物大觀》記載:坑仔口制陶窯址,始于清嘉慶25年(公元1820年),由洪天香創設,已有近200年歷史,沿燒至2007年。龍窯延續唐宋遺風,產品以日用粗陶為主,包括陶缸、花盆、泡菜罐、酒瓶、龍缸等,是一處規模大、保存完整、歷史與科學價值較高的近現代工業遺產。 【延伸閱讀】 近年來,在同安區委、區政府的重視下,龍窯保護有了實質性進展,并引入運營方,致力于龍窯的保護與利用。柯福晟說,擬把坑仔口龍窯遺址建成一個集文物保護、收藏品展覽、大眾參與習藝、觀光等于一體的陶瓷文化創意園區。 |
相關閱讀:
- [ 10-03]保護古窯成果 共享建盞文化建陽水吉鎮龍窯開窯儀式和阿里拍賣簽約儀式舉行
- [ 09-12]德化:老龍窯重煥新生
- [ 07-30]劉唐慎教授看建陽龍窯開窯
- [ 04-16]福建非物質文化遺產地方劇種公益性演出走進校園
- [ 04-09]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條例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