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大科技園:學霸們的腦洞在這成為現實
園區聚焦產教融合,建立協調創新的產學研合作中心
尚在調試階段的四足機器人。
Nao機器人是一款人形機器人,它們可以相互來場球賽。
廈門日報訊(文/記者 吳君寧 實習生 馬茜敏 圖/記者 張奇輝)一群姿態各異的機器人正在模擬的綠蔭足球場上嚴陣以待,它們懂得團隊協作,能準確辨別足球的方向,還能判斷“局勢”并做出決策及反應。這是記者日前在位于廈門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簡稱“廈大科技園”)產學研合作中心五樓的廈門大學本科生創新實踐平臺——RCS創客空間見到的一幕。會踢球的仿人機器人、能上下坡并跨越繩子的四足機器人……這些都由廈門大學本科生科創團隊從零開始自主研發設計制作——這個團隊從去年1月正式進駐廈大科技園,在這里按照新工科的理念進行學習實踐,提升創新能力,同時尋找社會需求點與產業化路徑。入駐的團隊由廈門大學教務處和航空航天學院組織與管理,團隊成員來自全校,專業不限、年級不限。
廈大學生創新團隊入駐 促進高校科技成果轉化
廈門大學機器人隊的師生們正在研發室中忙碌,雕銑零配件的聲音不時從加工室里傳出;基地的另一角落,智能車隊參加全國大學生智能汽車競賽的獎狀擺滿了柜子。“我們培養的是具有高原創性和超強工程實踐能力的金字塔尖人才。”廈大航空航天學院高級工程師胡天林是機器人隊的導師之一,他自豪地告訴記者,廈大機器人隊成立于2008年11月,團隊至今已培養了數以百計的優秀人才。
“研發團隊不是在這里閉門造車,而是為了更好地捕捉實際社會需求,基于學習到的專業知識,快速實現由實驗室作品到產品的轉變。”胡天林介紹,廈大航空航天學院還與大疆創新科技、東莞松山湖國際機器人研究院進行共建,在人才培養與輸出、創業孵化等方面開展合作。除了機器人隊,廈大還有智能車隊、工業自動化智能創新團隊、虛擬儀器團隊、無人機團隊等科創團隊入駐廈大科技園實踐基地,每名隊員都有相應的指導老師。他們在這里快速成長,力爭實現高校科技成果轉化。
推動基礎科學縱深發展 實現校企園區多方共贏
記者了解到,為更好地滿足科技創新需要,廈大科技園聯合廈門大學相關應用學科建立人才培養基地,充分發揮企業與高校聯動機制的作用,有效整合校企資源,建立協同創新的產學研合作中心。
如此一來,廈大科技園不僅為廈大學生提供了專業的實習實踐環境,同時建立起高校創新資源開放共享平臺,科技園入駐企業將因此收獲校企聯手共同培養的優質人才,實現科技成果供需信息共享,推動科技成果轉移轉化。
“廈大科技園將強化創新資源集成、科技成果轉化、科技創業孵化、創新人才培養、開放協同發展五大功能。”廈大科技園有關負責人表示,廈大科技園作為廈門大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將以國際化戰略視角,依托廈大雄厚的資源優勢,打造“科技+金融”創新發展生態。以政府指導、廈大主導、股東支持、政產學研商協同創新、市場運作的運營模式,聚焦海洋環境、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人工智能、集成電路五大核心產業,力爭打造國際一流的大學科技園區。
不久的將來,科技園將搭建起科技創業孵化、科技金融、科技產業服務和科技信息服務平臺,為入駐企業提供全周期、多維度的定制化貼心服務,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推動技術創新、企業孵化和產業育成。以戰略性新興產業為主導,通過“海絲云創”這個平臺匯集各環節生產要素,打通產、學、研、企各產業鏈條,推動基礎科學向縱深發展,實現學校、學生、企業、園區四方共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