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閑農業增長快 鄉村旅游人氣旺
廈門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大力促進農業生產與休閑旅游深度結合
經過多年努力,廈門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出現一批高質量高標準的行業精品。圖為翔安大帽山景區。(記者 張奇輝 攝)
廈門日報訊(記者 林雯)剛剛過去的“五一”小長假,廈門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迎來客流高峰。據市農業農村局昨日公布,全市鄉村休閑游接待客流68.7萬人次,增長21.2%,總收入0.9億元,增長22.1%,平均每人消費約131元。
推動農村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是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內容。大力發展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正是廈門立足自身實際,為推動一二三產融合發展開出的一劑“良方”。近年來,市委、市政府不斷從土地、資金、人才、政策等方面對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進行扶持,大力促進農業生產與休閑旅游深度結合,助推廈門休閑農業項目轉型升級。經過多年努力,廈門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變“輸血”為“造血”,以大帽山境、大宅社區火龍果等為代表的一批高質量、高標準行業精品脫穎而出,成為廈門旅游的新旗幟和農民增收的新渠道。
特點 1 “靠山游”為主導
能不能留住人、能不能促進消費,是衡量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發展得好不好的重要標準之一。據市農業農村局分析,“五一”期間的鄉村旅游呈現出以“靠山游”為主導的趨勢。尤其是同安區和翔安區,旅游人潮以游山為主要出行方式向外輻射,帶動周邊農業游、鄉村游。
數據顯示,“五一”期間僅翔安香山景區就接待鄉村游客約12.7萬人次,鄉村游新興目的地翔安大帽山景區接待游客約2.7萬人次,同安頂村村接待游客約2萬人次。
特點 2 農家美食“吸金”
農家美食也是鄉村游“吸金”的主要項目,到島外農村品嘗自產蔬果、土雞土鴨,自助燒烤野炊、釣魚烹飪,到澳頭、歐厝、大嶝島漁村吃海鮮,成為許多游客的假期首選。
“五一”期間,僅澳頭社區就接待游客2.2萬人次,海鮮館等特色農村餐館生意火爆——廈門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的蓬勃發展,重新演繹了“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的故事。
部署
將在四個方面下苦功 走好高質量發展之路
隨著越來越多精品項目的問世,廈門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開始向更高、高強的目標全力沖刺。市農業農村局方面昨日透露,根據市委、市政府的總體部署,今年廈門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將在發展特色農業、強化項目帶動、強化基礎建設和引導規范管理等四個方面下苦功,繼續推進產業升級,走好高質量發展道路。
具體來說,市農業農村局將通過借鑒推廣本市及其他地區的成功經驗,進一步探索鼓勵政策,持續抓好“一村一品”,支持各區發展以特色農業生產為基礎的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進一步帶動農業增收。
強化項目帶動,重點在于持續推進大帽山境、香山鄉苑、田園竹壩等市重點休閑農業項目,同時借助優質企業成熟的經營團隊和管理模式,持續策劃打造一批中高端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項目,利用廈門豐富的外地游客資源,將游客留下來,讓游客住下來,并鼓勵企業與當地村集體和農民建立利益聯結機制,帶領農民共同致富。
強化基礎建設,關鍵是把大力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第一場硬仗,通過實施農村“廁所革命”、農村垃圾治理行動、農村污水治理行動、農房整治行動、村容村貌提升行動等“一革命四行動”,全面改善農村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發展的基礎環境。
今年結合旅游、休閑農業、養老產業規劃,廈門將加快實施一批風景道、生態路、旅游路等道路建設,爭取完成農村公路建設30公里以上;同時加快推進農村自來水進村入戶工作,加快實施老舊管網改造,有效解決鄉村旅游項目用水難問題。
引導規范管理,落點在兩方面。一是完善標準;二是培育人才。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市農業農村局將征求多方意見,在《廈門市休閑農業示范點認定管理辦法》的基礎上,進一步修訂完善休閑農業行業標準。同時,根據2017年出臺的《廈門市2017-2020年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實施方案》,在2020年底前全市每年重點培訓5000名新型職業農民和農業農村帶頭人,休閑農業培訓專題也被納入了培育重點專題。因此今年的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將針對休閑農業從業者,著重融入服務接待、教育解說等從業技能培訓,進一步提升行業服務質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