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滄區老年大學老師曹光榮正在為天竺社區的老人們上課。東南網記者 盧超穎攝 東南網5月9日訊(本網記者 盧超穎 劉瑋)太極拳、瑜伽課、二胡班、廣場舞……在廈門海滄,有這么一群老人,他們每天都過得快樂充實。 今年1月,海滄區委老干局、區老年大學結合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工作,建立了9個村(居)教學點,推進基層老年學校開展正常辦學活動,讓生活在海滄的老人們能夠就近就地參加學習,燃燒活力、追尋夢想,讓晚年生活別樣精彩。 老有所得:老年大學課程開進村居 “能在家門口學習二胡,鄰居街坊一起學唱歌,我們都特別開心”,家住廈門海滄區天竺社區的李樹榮阿姨退休之后,卻成了家里最忙碌的人。每周在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設的二胡班、閩南語歌唱班、國語歌唱班成了她最常去的地方。 李樹榮說,她自小就對二胡有著濃厚興趣,卻沒有機會學習。今年3月,海滄區老年大學的二胡班正式在天竺社區開班。女兒得知消息后主動為媽媽購置了一把二胡,在家人們的支持和鼓勵下,李樹榮報名踏進了二胡班,“有這個平臺真好,老師們都非常有耐心”, 李樹榮說,終于“圓了我小時候的一個夢想”。 今年1月,海滄區委老干部局、區老年大學為9個村(居)教學點授牌,并為首批由老年大學各學會負責人和優秀骨干組成的教師隊伍發放聘書。目前,青礁村、后井村、鰲冠社區等9個村居教學點均已掛牌,各教學點開設了太極拳、二胡等13門課程,共計23個班,報名參加學習的學員已達到860人次。 老有所樂:老年大學志愿者進社區 “老人們都喜歡,我知道一些就教一些。只要他們開心,我就開心”,今年已74歲的曹光榮老人是海滄區老年大學的一名教師,從事二胡教學已長達幾十年。 每周二中午12點,曹光榮吃過午飯后,便出門搭乘公交車,從廈門島內前往海滄,風雨無阻。他要趕赴天竺社區下午2點半的二胡課,在那兒還有二十幾名白發蒼蒼的學員,其中年齡最大的是一對已屆八旬的老夫妻。曹光榮說,“老兩口年紀比我大,每節課必到,非常認真。我的學員在等我,我就更不能遲到了”。 在這里授課的不僅有老年大學的教師志愿者,臺胞社區主任助理也積極參與其中,并發動群眾踴躍加入。 “大家在一起,歡喜就好”,這是臺胞社區主任助理林倩如最常掛在嘴邊的話。在基層老年學校開班之初,林倩如開設了閩南語歌唱班,教居民們一起唱傳統的閩南語歌曲和臺灣民謠。后來,為了照顧社區周邊來自不同省份的居民大媽們,又增設了周四的普通話歌曲班。林倩如說,能把臺灣的歌曲教給大家,居民們還能多多認識鄰居,找到志同道合的同學,“一起唱唱笑笑,感覺特別好。” “把優質老年學習資源向農村、邊遠地區輻射,海滄區做了很好的探索”, 廈門市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廈門老年大學校長杜明聰對海滄區老年大學延伸到村(居)設立教學點的舉措給予了高度評價。他認為,海滄區老年大學把資源放在基層,是完善終身教育的重要場所,是貫徹落實《老年教育發展規劃》的重要舉措,發揮了區老年大學的示范引領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