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和家長注意啦!
天氣熱了謹防溺水 請收下這份文圖指南
廈門日報訊(文/記者 佘崢 通訊員 唐華玲 漫畫/黃嶸)每個季度,廈門市教育局都會聯合本報,根據季節等特點,發布廈門學生安全指南。
本季的學生安全指南主題是防溺水和發生溺水后的急救知識,我們以文字加漫畫的形式為您呈現。
【防溺水課怎么上?】
天氣炎熱了,又到了該說防溺水的季節了。
事實上,本學期,天氣還沒有轉熱,廈門的一些學校已經啟動防溺水教育,有學生說,我們是穿著羊毛衣聽防溺水課。
對于教育主管部門來說,防溺水教育,什么時候開展,都不算早。
市教育局局長郭獻文說,防溺水課,我們希望大家永遠都用不到,但是,老師家長一定要講給孩子聽!
教學很嚴肅:真人真事“嚇”醒“夢中人”
五一小長假過后,湖北荊州五名初中生溺水身亡的事故,成為廈門不少學校安全教育課的素材。
媒體報道說,5月3日下午兩點左右,湖北省荊州市松滋市沙道觀鎮初級中學5名學生在家休假期間,到松東河躍進閘至勝利閘段戲水,意外溺水。
五一期間正值學校放假,5月3日午飯后,沙道觀鎮初級中學的7名學生邀約,一同來到松東河邊玩耍。其中會游泳的5人下了水,另外兩人站在河邊。發現同伴溺水后,岸邊的兩人急忙求援。
據媒體報道,截至3日23時47分,5名學生的遺體均已找到,確認死亡。
學校老師認為,這種真實的事故案例,能“嚇醒”一些“夢中人”——安全教育有時候需要這種“硬核”操作。
市教育局副局長鄭朝南說,某種意義上看,安全教育,防范更重要——如果我們能更加主動地做,讓學生腦子里有防范意識,有防范技能和知識,我們就能避免很多不幸的發生。
學校的這輪安全教育對象不僅是學生,還有家長。市教育局未成年人保護辦公室說,我們也提醒家長:夏天到了,大海是沒有加蓋子的,家長一定要把孩子的安全放在心上。譬如說,家長有必要對周邊環境進行勘察,看看孩子的行動范圍內有沒有水塘水坑,有的坑雖然沒有水,但是,也不能掉以輕心,因為一場大雨就有可能使其變為水坑。也不要因為水塘水位低而掉以輕心,即使是1.5米的孩子到1.4米深的水里,如果孩子驚惶失措,仍有可能出事。
學法很活潑:老師邀請同學參與情景模擬
今年的防溺水安全教育,不少學校創新做法:學生們不僅要聽,他們還要做。
最近在演武小學舉行的“預防溺水”公益課堂,受邀的藍天救援隊老師,通過幾個視頻短片的對比,讓孩子們找出事故中人們的錯誤做法,然后引導他們意識到錯誤的危害,并最終給出最佳的救助措施。
老師們還邀請同學參與情景模擬溺水救助:發現有人溺水→大聲呼救尋求幫助→協調眾人使用木棍從側面慢慢遞給溺水者→溺水者抓住后岸上人員一齊收木棍將溺水者拉向岸邊→將溺水者送醫進行后續治療。
【遇上溺水怎么辦?】
天氣漸熱,溺水事故又將進入高發期,防溺水安全教育正當時。如何避免悲劇發生?一旦溺水如何自救?家長老師一起學習,教給孩子!
溺水如何自救
一旦溺水,首先要保持鎮靜,然后尋求自救機會。
不要慌張,發現周圍有人時立即呼救。
放松全身,讓身體漂浮在水面上,將頭部浮出水面,用腳踢水,防止體力喪失,等待救援。
身體下沉時,可將手掌向下壓。
如果在水中突然抽筋,又無法靠岸時,立即求救。若周圍無人,可深吸一口氣潛入水中,伸直抽筋的那條腿,用手將腳趾向上扳,以緩解抽筋。
?
路遇溺水孩子應該如何施救
情況不同,手段也不同:
如果還有意識,呼吸、脈搏正常:立即讓孩子的胸腹部趴在你的腿上,輕拍背部,讓孩子把水吐出來。
如果意識不清,有呼吸,有脈搏:要先清理口鼻異物,保持側臥位,打開氣道,讓異物和水流出,緊急撥打120。
如果已昏迷,無呼吸,有脈搏:應先抬起下巴,打開氣道,進行人工呼吸,待呼吸恢復后,保持側臥位,等待120救援人員。
如果已昏迷,無法喚醒,無脈搏,無呼吸:要即刻清理口鼻異物,抬起下巴,打開氣道,立即做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壓交替的心肺復蘇術,同時撥打120。
切記在120來臨前,千萬不要停止心肺復蘇!
在開始做心肺復蘇之前,一定要確保自己或他人已經撥打120急救電話。
心肺復蘇注意事項
如果是溺水造成的缺氧窒息,要先開放氣道,再做人工呼吸,然后做胸外按壓。
氣道打開要做到:一手按住其額頭向下壓,另一手托起其下巴向上抬,標準是下頜與耳垂的連線垂直于地面。
心肺復蘇要做到:“用力按、快速按、足夠深”,至少100次每分鐘,連續按壓30次后,人工呼吸2次。按照按壓與呼吸比例30:2循環進行。
給嬰兒做人工呼吸時,要用嘴巴覆蓋住口鼻,采用口對口鼻吹氣方式。
也不要只顧控水,而錯過最佳供氧和恢復心跳的搶救時間!
另外,網上流傳的“倒掛控水法”并不可靠,不僅難以排出嗆入肺里的水,還可能會讓胃里的水和食物殘渣誤吸進氣管,加重危險。
【這些誤區要認清】
生命安全無小事,在溺水高發季節,面對有可能帶來危險的情況,您可別大意、想當然。我們為您整理有關“溺水”的幾大誤區,可一定要認清!
誤區1:認為溺水發生時 一定伴隨呼喊
我們在影視劇里看到溺水者總是雙手亂揮、用力拍水、大聲呼救,其實真正的溺水并不像這樣!
溺水總是悄然發生的!溺水者往往想呼喊卻發不出聲音,特別是孩子。
有的孩子在泳池中溺水,看起來卻像是“趴”或“站”在水中發愣。而此時,孩子可能已意識模糊,應盡快將他抱上岸救治!
誤區2:認為會游泳 就不會溺水
有很多人認為只要會游泳,在水里就很安全,就不會發生危險,從而放松了警惕。其實這是錯誤的。
其實從近年來發生的溺水事故看,多數孩子都會游泳,但他們往往忽略了這些狀況:
水下的世界很危險,特別是水庫、池塘、河流等野外水域。在這里面游泳,水草可能纏住你的腳、碎石可能劃破你的腳、淤泥可能陷住你的腳……讓你無法施展你的游泳技術,進而發生意外。
并且你的身體狀況,如腿部抽筋、身體疲勞、空腹等也會讓你無法正常游泳,從而導致溺水。
誤區3:手拉手就能 救上溺水者?
我們不時地會在新聞中看到手拉手救人,最后導致多人溺水的悲劇。
救人的方式有千萬種,但這種手拉手救人的方式死亡率是最高的。因為結成“人鏈”后,一旦有人因體力不支而打破“平衡”,就會讓多人落水,導致群體傷亡事件!
不管當時情況多么危急,我們都要在理智上保持清醒認識:救援溺水者是很有技術難度的,沒有受過水中專業訓練的人員很難救援成功,特別是對孩童來說。
【鏈接】
如何樹立安全意識? 聽聽“校長一句話”
近日,廈門教育系統開展“校長對你說安全”活動。
這一活動要求校級領導每學期至少面向全校師生講授一堂安全教育課;學校黨政領導班子成員,每人要說一句校本特色的安全箴言,制作為校內安全教育宣傳牌。
鄭朝南說,這是為進一步壓實各學校單位主要領導第一責任人責任,讓學生感受到本校領導、老師對學生安全問題的關心,提升學校安全工作的親近感和實效性,形成一把手帶頭講安全,全員重視安全的局面。
我們節選了部分“校長安全一句話”:
廈門醫學院黨委書記徐國慶:安全是底線、紅線,要以“一萬”的努力,防止“萬一”的發生。
廈門演藝學院黨委書記許界群:學校安全沒有捷徑,一是靠勤教育,二是靠嚴管理,防患于未然。
雙十中學校長陳文強:安全舉措千萬條,預防教育第一條。
廈門一中副校長詹功祚:像呵護自己的孩子一樣去呵護每一個學生的安全。
廈門五緣實驗學校校長黃學斌:寧為安全而用心流汗,不因事故而痛心流淚。
這個“救命神器” 全市中學都要有
廈門所有中學和600人以上的學校都要配備“救命神器”——全自動體外除顫儀!校醫和體育老師要參加應急技能培訓。
市教育局和廈門市衛生健康委員會日前聯合下發《關于加強校園健康應急保障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指出:為提高校園突發衛生安全事件應急自救互救能力,廈門將進一步加大學校醫療應急技防設施建設。
自動體外除顫儀,簡稱AED,俗稱“救命神器”。可以為突發心臟病的患者進行電除顫,有效進行四分鐘內的黃金救援。
根據《通知》要求:
一,所有高校、中職學校、中學,應配備“必備配置”全自動體外除顫儀;
二,學校學生數600人以上或者是寄宿制學校,有配備專職衛生專業技術人員的學校,應當根據“基本配置”來購置設備,并逐步達到“高級配置”;
三,其他學校可根據實際情況選擇購置有關設備。
《通知》的界定:
必備配置指的是:全自動體外除顫儀;
基本配置:全自動體外除顫儀、四肢彈性夾板、多功能頸托、快速血糖測試儀、人工呼吸復蘇球、轉運用氧氣瓶、急救包(箱);
高級配置:全自動體外除顫儀、四肢彈性夾板、多功能頸托、快速血糖測試儀、人工呼吸復蘇球、轉運用氧氣瓶、急救包(箱)、鏟式擔架、解救套(軀干夾板)、血氧飽和度儀。
《通知》說,學校醫務室醫務人員、體育老師要接受應急知識和技能培訓;培訓課程:以基礎生命支持、心肺復蘇技能、自動體外除顫儀的使用、急救技能考核為必備培訓課程,其他如創傷、包扎、固定器材使用等,可酌情選擇培訓。
最引人注目的是,《通知》還特別指出, 2020年起,校醫和體育老師每年進行一次帶教老師復訓和知識更新,以掌握最新的急救技能和知識。
事實上,需要接受應急培訓的遠不止校醫和體育老師,廈門一中、湖濱中學等學校已經規定每位學生都必須學習心肺復蘇,在廈門一中,連老師都要參加,每個人還要考到過關為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