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推進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工作,解決群眾“看病煩,流程繁”—— 醫院挪到“指尖”上,惠民底色更溫暖 東南網5月14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鄧婕)4月30日,廈門市衛生健康委召開2019年首次專題新聞發布會,向廣大市民宣傳普及“互聯網+醫療健康”新型服務模式在廈門的落地應用。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廈門在電子健康卡應用、居民電子健康檔案建設等方面取得顯著進展,目前已累計發放電子健康卡約450萬張,建立近450萬份居民電子健康檔案,覆蓋95%以上的本市常住人口。 多卡融合,互聯互通 廈門市衛健委副主任孫衛介紹,廈門市早在2006年就開始進行醫療信息互聯互通方面的建設。2007年,廈門在全國率先建立了基于健康檔案的區域醫療衛生信息服務平臺——廈門市民健康信息系統,列入國家“十二五”科技支撐計劃。 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信息中心主任葉荔姍認為,廈門創新利用云計算、互聯網、大數據等信息通信技術,探索發展“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的新模式,通過電子健康卡來搭建統一身份認證,破解“各類卡互不通用”問題,實現“多卡融合”;同時,搭建區域衛生信息平臺,實現互聯互通。 基于此,廈門群眾就醫享受到前所未有的便捷,門診就診環節從線下的11個精簡為4個,等候時間縮短了2/3,門診預約時間可以精確到15分鐘內;結算時間平均縮短46分鐘,檢查預約時間平均縮短2.86天。 “民眾就醫越來越方便,就醫負擔也在減輕。這提升了民眾的健康獲得感和幸福感。”葉荔姍說。 2018年,廈門衛計委成為全國首個通過區域國家醫療健康信息互聯互通五級乙等(地市級)評審的單位,標志著廈門區域衛生信息化在信息標準化建設、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實現跨機構、跨地域健康診療信息交互共享和醫療服務協同等方面處于全國領先水平。 隨后,廈門市衛計委與騰訊公司通力合作,進一步推動電子健康卡在全市范圍的落地應用和智慧升級。 “廈門擁有全國唯一的區域健康醫療云平臺,為各醫療衛生機構累積節約費用達6000多萬元。”孫衛說。 |
相關閱讀:
- [ 05-12]健康與養老服務工程重大項目確定 廈門4個均為醫院建設項目
- [ 05-11]廈門大學中山醫院血透護師獲“杰出護理工作者”稱號
- [ 05-09]廈門第三醫院康復病房綜合樓投用 新增床位300張
- [ 04-30]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成為全省首批互聯網醫院
- [ 04-29]官方通報海南博鰲一醫院違法接種九價宮頸癌疫苗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