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廈結緣25年 點滴在筆尖 張俊俐昨加入集美區作協,所著《俐經之路》獻給路橋建設者 廈門晚報訊(記者 陳滿意)昨日,退休后的張俊俐成了廈門集美區作家協會的一員,她的書《俐經之路》記錄了在集美居住25年來的變化,成了集美變化發展的一個縮影。她說,她雖然是一個新廈門人,但已經深深愛上了集美,集美成了故鄉之外的又一處故鄉。 文章寫身邊的人和事 同事讀出各自的影子 “當時我沒想到會來廈門,但是轉眼間來這里25年了,25年來一直居住在集美,沒有離開過。”張俊俐說。 原來,當時她的丈夫隨公司先到了廈門,她帶著女兒來廈門探親,游玩一下,然后再返回內蒙古。可是丈夫的單位由于人手緊張,讓她臨時幫忙,她答應先幫忙一段時間,沒想到單位領導很快幫她辦理了相關手續。半個月后,她的工作關系就調到了廈門,從此她與廈門結緣了。 “集美有著悠久的文化歷史,有著百年學村,文化氛圍非常好。”張俊俐說,她小時候就喜歡寫作,到了廈門后發現單位有辦小報,于是又提起筆開始寫作。 “當時寫了一首詩投過去了。”張俊俐說,“過了一段時間,同事拿著新出的報紙,問我上面的詩歌是不是我寫的,我這才想起來。” 從那之后,她經常會利用業余時間寫一些文章,有詩歌、散文、隨筆,發表在報刊、雜志上。她說,很多同事說能從她的文章中讀出自己的影子,文章沒有距離感,很親切。有時,公司員工培訓時甚至把她的作品當作素材。 公司領導催促她出書 書的封面由女兒設計 一個偶然的機會,公司的領導催促她把自己的文章結集出版。張俊俐說,當時母親也來到集美居住,檢查出了肺癌,她心情很差想放棄出書,但家人鼓勵她把文章整理出來。 “那時我在樓上含著淚整理文章,到樓下又面帶微笑陪伴母親。同時也希望書出版后能給老人帶來一份驚喜。”張俊俐說,就這樣她一邊整理舊文章,一邊做修改,忙了四五個月,書終于出版了。 張俊俐說,書的封面是女兒幫忙設計的,左上角“N”,表示經緯度坐標顯示的地理位置。“那就是生我養我的家鄉。我的家鄉在巍巍的大興安嶺,腳下是一望無際的大草原。心有故鄉,才能不忘初心。右下角的坐標標明的是現在居住的城市——廈門。封面的中間部分有曲曲折折的小路及足跡。” 她說,書名《俐經之路》的“路”有兩層含義:其一是從東北出發一步步走向東南的心路歷程;其二是自己從1995年至2016年,在中交一公局廈門公司工作、學習和生活的經歷。 她說,書中記錄了公司和個人的成長。 【推薦人】 袁靜 張俊俐的同事、中交一公局廈門公司員工 大家在一起工作,她書寫的是交通建設者的點滴工作和生活,寫出了交通建設者們舍小家為大家的精神,寫出了大家的心聲,寫出了令人難忘的“戰友情”。這本書也是集美發展變化的縮影。 【被推薦人】 張俊俐 中交一公局廈門公司 這25年來,集美的發展變化太大了,當時吃飯、購物都找不到地方。現在則非常方便,大商場也多了起來。我深深愛上了集美。 我曾參加了廈門大橋、石鼓山立交、泉廈高速以及廈漳跨海大橋、地鐵等重大工程的建設。這本書獻給平凡而偉大的路橋建設者。 |
相關閱讀:
- [ 05-20]廈門集美區濱水社區書院開辦親子小課堂 促進孩子成長
- [ 05-20]廈門集美區新村社區書院舉辦垃圾分類活動 共建美麗新村
- [ 05-20]廈門集美區東宅社區書院舉辦手工坊 豐富老人生活
- [ 05-20]網絡空間安全競賽 廈門集美工業學校摘金
- [ 05-20]集美區社區書院舉辦母親節感恩活動 傳遞好家風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