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5月25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錢玲玲/文 常海軍/圖)坐了4個半小時飛機,跨越2000多公里路,72歲老人、祖籍杏林高埔村的鄭先生從新加坡奔赴回國,只為了將先人的骨灰撒到廈門的大海里,送親人最后一程。“從此以后,有水的地方就流淌著我們對親人、對家鄉的思念。” 昨日,2019年上半年廈門市骨灰撒海活動在廈漳海域舉行,來自福建廈門、漳州、三明、南平等地以及湖南、湖北、北京等地的160位逝者在此完成骨灰撒海。從此以后,海在魂就在,愛便成永恒。 本次活動由廈門市民政局主辦,廈門市殯葬事務中心、廈門市殯儀服務中心、廈門市懷祥禮儀服務有限公司承辦。 愛的明信片 傳遞對親人的思念 此次海葬,公祭儀式現場啟用二維碼電子簽到系統,任一隨行家屬均可在簽到系統中核對多個逝者信息,并為其他隨行家屬簽到,方便快捷。 與此同時,家屬可通過多種渠道抒發情感:留影區里,家屬手捧親人骨灰,留下珍貴的合影;寫一張海葬系列明信片,通過“海的思念”親情信箱進行投遞。“外公,我們思念您。”“媽媽,愿天堂沒有病痛,永遠愛你。”場內,家屬紛紛掃描椅背上二維碼,將對親人想說的話和思念通過手機屏幕傳達。 鮮花相伴 生命實現浪漫回歸 船只行至指定海域,在現場工作人員的口令中,逝者的骨灰依次入海,只見撒下的片片花瓣飄落在海面上,漸行漸遠。 據了解,這些逝者親屬大多是按照逝者生前回歸大海的愿望參加海葬,有鮮花相伴、濤聲相和,還有無垠廣闊的天空,為親人完成了生命的浪漫回歸。 隨著廈門市對生態葬式葬法的推廣和宣傳,海葬已成為移風易俗、喪俗改革的突破口之一,逐漸被廣大市民所接受。廈門從2008年起開始組織大規模集體海葬活動,迄今共有1229名逝者骨灰撒入大海。在惠民減免方面,今年上半年共有128份骨灰享受減免。 從2018年以來,廈門市殯儀服務中心一年舉辦兩次骨灰撒海活動,每次安排160個骨灰集中撒海。薛嶺山陵園業務大廳常年受理海葬報名業務。 |
相關閱讀:
- [ 04-07]單田芳周年祭前骨灰將入土為安
- [ 10-27]廈門民政部門舉辦海葬 84位逝者骨灰撒入大海
- [ 05-26]2018上半年廈門市骨灰撒海活動昨舉行 160位逝者魂歸大海
- [ 10-28]廈門舉行第9次骨灰集體撒海活動 參加人數最多
- [ 10-21]廈門骨灰撒海活動下周五舉行 今年參加逝者177人
- [ 08-24]56歲來廈務工人員捐器官三人獲新生 骨灰留在廈門
- [ 04-01]廈門昨舉辦第8次集體海葬 166位逝者骨灰撒入大海
- [ 04-05]廈擬再建兩三處公墓 建設公益性骨灰樓堂可獲補助
- [ 03-30]廈門本周末迎祭掃最高峰 寄存或領取骨灰別忘帶證件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