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藏不露的“舞林高手” 機械臂比人手更靈活 還能濾除抖動等細微誤差 這位神秘的機器人“醫生”,沒有可轉動的頭,也沒有能走路的腿,其核心部件是4個比人體胳膊更加粗壯的機械臂。這4個大家伙看似笨拙,卻能靈活起舞。工作人員向記者展示了一段機械臂“跳舞”的視頻,輕快的音樂中,4個機械臂時而上下翻飛,時而左右擺動,非常靈巧。 這些“舞林高手”能很好地模仿人手的動作,并且突破了人手的局限性,功能十分了得:人手最多有5個自由度,而機械臂有7個自由度,可以在540度的空間里靈活運行,是人手活動范圍的3倍,在狹窄空間中手術更顯其優勢;技術再精湛的外科醫生也難免會手抖,機械臂則能濾除抖動等細微誤差,比人手的動作更精細、更穩定,避免了術中因手抖動劃傷神經和血管等意外的發生。而且,機器人手術系統的攝像頭能將人體內的圖像放大10倍—15倍,三維立體成像,解剖結構顯示得非常清楚。因此,機器人手術更安全、更徹底、更精準,尤其在復雜高難度手術中具有獨到優勢。如果說傳統的胸腔鏡、腹腔鏡手術是“微創手術”的代表,那么,機器人手術堪稱“精準微創手術”的典范。 正因為機器人手術精準又微創,病灶切除徹底,患者術中創傷小、出血少,術后疼痛更輕微,術后感染和并發癥顯著減少,患者住院時間短、身體恢復快。 經嚴格培訓方能操控機器人 傳統的胸腹腔鏡手術 機器人“醫生”都能做 機器人手術在全球發展迅速。目前世界上有4000多臺機器人手術系統,十多年來已開展了80余萬例手術。我國機器人手術系統共有80多臺,開展了約10萬例手術,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引進的為閩西南首臺。 在很多領域,機器人手術都能大顯身手。“機器人手術可廣泛應用于胸外科、心外科、泌尿外科、胃腸外科、婦產科、肝膽胰血管外科等。凡是胸腔鏡、腹腔鏡能做的微創手術,機器人都可以做。”姜杰教授同時也強調,機器人手術并非萬能,機械臂操作需要比較大的腔隙,像眼部、顱腦、體表手術等并不適合。 姜杰教授告訴記者,醫生必須經過嚴格的培訓和考核,取得資質后才能開展機器人手術。他本人就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達芬奇手術機器人培訓基地受過機器人手術的培訓。目前,包括姜杰教授在內,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已經有數位醫生接受了相關培訓。接下來,醫院其他學科的外科醫生也將外出培訓,機器人手術將會運用得越來越廣泛。 值得一提的是,從理論上講,機器人可以實現遠程手術。比如,醫生在廈門的操作臺上操控,機器人在泉州的手術室為患者手術。然而,實際運作中會受到信號滯后等因素的制約。這一技術壁壘一旦攻破,跨城甚至跨國遠程手術將成為現實。 |
相關閱讀:
- [ 05-12]推進閩西南旅游協同發展:廈門開通南靖土樓品質游直通車
- [ 04-27]閩西南協同發展區建設行業挖掘機操作工技能競賽在廈舉辦
- [ 04-03]閩西南加快重大協同項目建設 今年將推進一批重大項目
- [ 04-02]閩西南協同發展區貿促機構聯席會在廈舉辦
- [ 03-05]閩西南協同發展區第二批重大項目出爐 廈門總投資318.3億元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