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海峽 只為一聲“謝謝”
臺灣干細胞受捐者與救命恩人在廈首次見面,兩岸同胞血脈相連成就一段佳話
昨日, 在媽媽和妹妹的見證下,受捐者劉菀婷與捐贈者何嘯緊緊擁抱。 記者 馬麗 攝
海西晨報訊(記者 馬麗)“我已經(jīng)57歲了,一直渴望有機會當面謝謝大陸的捐贈者,是他讓我女兒重生。”
“都是同胞,相比她多年的病痛折磨,我只付出了五六個小時的捐獻時間,不客氣。”
昨日,第九屆海峽兩岸紅十字博愛論壇在廈門舉行,從臺灣趕來的血液病患者劉菀婷和從山東趕來的“弟弟”何嘯緊緊相擁。劉菀婷和何嘯本是隔海相望的陌生人,只因一次跨越兩岸的生命接力,讓他們彼此成了流淌著相同血液的親人。
時隔七年,這幕跨越海峽兩岸的造血干細胞捐獻者和受捐患者家屬的初次相見,兩岸同胞血脈相連的場景令在場人士無不動容。
7年前
兩岸上演一場生命接力
受捐者劉菀婷今年30歲,她和媽媽、妹妹兩天前從臺灣專程趕到廈門。對她們來說,這是一次感恩之旅。為了能夠見到為自己無私捐獻造血干細胞的恩人何嘯,當面道聲感謝,劉菀婷一家已經(jīng)等待了7年。
劉菀婷兩歲時罹患再生不良性貧血,一直在臺灣接受治療。2011年5月,因病變成急性骨髓白血病,劉菀婷便開始陸續(xù)接受化學治療。因治療未緩解,導致癌細胞復發(fā),醫(yī)生告知必須進行骨髓移植。她與妹妹進行了骨髓配對檢查,卻發(fā)現(xiàn)不符合配對條件。其間,她們還向臺灣慈濟骨髓干細胞中心申請配對,可一直找不到合適的骨髓。
就在家人絕望時,中國紅十字會中華骨髓庫向臺灣慈濟骨髓干細胞中心發(fā)去“找到了,找到了”的喜訊。
菀婷媽媽表示,2012年3月15日20時20分,當看到跨越兩岸的血一滴一滴流入女兒體內(nèi)時,她淚流不止。
據(jù)悉,由于配型相合,劉菀婷在臺大醫(yī)院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術(shù)后觀察后,便出院回家了。如今,劉菀婷除了定期到醫(yī)院復查外,日常還能做些簡單的工作。
7年后
“姐弟”終于跨海見面
當時,劉菀婷一家只知道這位大陸捐贈者是一位小劉菀婷半歲、又高又壯的小伙子。7年來,菀婷媽媽一直希望有一天能夠見到女兒的救命恩人,向他當面道聲謝謝。由于造血干細胞捐獻一般實行“雙盲原則”,要求供受雙方不可以見面,因此,菀婷媽媽始終打聽不到捐獻者的信息。
直到一個月前,臺灣慈濟骨髓干細胞中心告訴菀婷媽媽,中國紅十字會想辦一場兩岸造血干細胞捐獻者和受捐者相見歡活動。“有這樣的機會,當然要過來,真的太激動了。”她補充說道,就在16日晚上,他們才得知何嘯來自山東,巧合的是劉菀婷爺爺奶奶的祖籍地也在山東。“兩岸同胞血脈相連,世間就是有這么巧妙的緣分。”劉菀婷媽媽說。
昨日上午,在第九屆海峽兩岸紅十字博愛論壇上,劉菀婷一家終于見到了捐獻者何嘯。
“今天第一次見到何嘯,得知他即將做爸爸,很開心。我也因此成了孩子的姑姑,祝福他未來的生活健康美滿。”菀婷不善言辭,雙方見面時,說得最多的兩個字就是“謝謝”。
“好孩子,謝謝你救了我女兒,謝謝你讓我們一家人看到了希望。”劉菀婷媽媽緊緊擁抱何嘯,哽咽地說道。
血脈相連
無意善舉成就一段佳話
“中華骨髓庫有100多萬捐獻者,我只是其中的百萬分之一。2012年捐獻時,我不知道將要救助的臺灣朋友是男生是女生,也從來沒想過會見面。”何嘯說,現(xiàn)在看到劉菀婷的精神狀態(tài)很好,他感到特別自豪。
據(jù)了解,當年為劉菀婷捐獻造血干細胞時,何嘯還是山東建筑大學的大四學生。當年捐獻那日是3月14日,也是他的生日,能在這天挽救他人的生命,何嘯覺得是他最好的生日禮物。何嘯表示,他從沒想到自己的無意善舉竟生出一段跨越海峽兩岸的“血緣”佳話。他希望更多的人加入到造血干細胞捐獻志愿者的行列中來。
據(jù)悉,劉菀婷重獲新生后,她的妹妹去醫(yī)院抽血建檔,擁有了一張臺灣慈濟骨髓干細胞中心的大愛捐髓卡,希望有一天也能回報他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