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文化價值 廈門的地名也有一些誕生于特殊年代,或者被賦予特定的“符號”意義,比如廈門第一條新馬路取名為“開元路”,還有為紀念孫中山先生的“中山路”等。 隨著社會進步,地名的演變也擁有了更多文化涵養,有的地名還被賦予了德育教化功能,如“忠孝里”“信義里”等。何丙仲說,這些地名雖未必跟廈門的歷史文脈有太多關系,但也不脫離傳統文化范疇,既有紀念意義,又有德育教化的功能,是地名演變的一種進步。 在諸多地名中,也曾出現了一些“全洋”地名。在五緣灣片區,佐世保路、惠靈頓路等“洋文”名字道路來自于改革開放后和廈門建立聯系的外國友城,傳遞了廈門國際化的包容態度。但在廈門,也有部分事實上和外國沒有什么關系的突兀洋地名出現,對于這種現象,何丙仲直言“感覺很不好,有種‘文化殖民’的感覺”。在他看來,地名作為老百姓最經常接觸的文化符號,應當更多從中華文明五千年的厚重沉淀中汲取靈感,以此來喚醒國人內心的傳統文化情愫。 “在確定地名上,應該更加堅定文化自信,首先就是要把一些怪、洋地名規范調整過來。”在何丙仲看來,地名設置應該盡量做到文雅有內涵,對此他建議,政府部門也可以征集一批具有較深厚文化功底的社會人士,參與到城市地名設置當中,集思廣益,多進行推敲、考量,共同傳播正能量。 記者手記 記住城市的“鄉愁” 有新路名出現,就有舊路名消失。 究竟有多少舊路名“悄悄地走了”?2007年地名普查的結果顯示,廈門自明清以來有1150個地名消失,占目前6700多個各類地名的1/6。 造成地名消失的原因,主要還是歷代區劃調整和城市開發建設等人為因素。新舊更迭中,傳統在消失,而有些新城區使用的新地名“貪大、媚洋、求怪”,公眾的認同感普遍較低,一些地方的地理和歷史脈絡都會因此中斷或消失,曾經的故事只能默默地躺在故紙堆中。 規范地名,在實現“望得見山、看得見水”的基礎上,還要讓大家從具有符號意義的地名中“記得住鄉愁”。此外,地名保護雖迫在眉睫,卻也不能急功近利,需要對一個城市或地區的地理、歷史、風俗、經濟和城市發展方向等因素綜合考慮,構建起既保留地域特色和文化遺產又兼顧城市建設的地名保護體系。 總之,規范地名問題,需要城市管理者們更有文化自信,避免浮躁和媚俗,也需要完善現有的法規、制度。 |
相關閱讀:
- [ 06-17]福清思明詔安三地聯合辦書畫作品展 引發熱烈反響
- [ 06-14]廈門思明一小學生誤吞兩徽章 卡住喉嚨急送醫
- [ 06-14]福清思明詔安三地書畫聯展明日在廈開展 持續至6月23日
- [ 06-14]廈門思明警方“南征北戰” 半個多月搗毀17個詐騙窩點
- [ 06-14]廈門思明法院自主設計 人民陪審員統一制服了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