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補短板 緩解入學難 今年將新增學位2.8萬個,廈門在民生教育上肯下本錢、動腦筋、花力氣 廈門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中小學各種活動中。 海西晨報訊(記者 許蔚菡)廈門中小學教育全程減負,各項教育指標卻始終走在全省前列,秘訣是什么?很多業內人士認為,這得益于廈門在民生教育上肯下本錢、動腦筋、花力氣。 記者梳理注意到,從2007年延續至今的“三項主題”活動,為廈門鍛造出了一支業務精湛、師德高尚、充滿活力的教師人才隊伍,僅2018年受家訪學生就達30萬人次。面對新高考,廈門啟動高考綜合改革工作,出臺6項舉措,獲教育部點贊。針對城市的擴容帶來的需求,更是把“加大基礎教育設施投入,緩解入學難問題”列入為民辦實事項目。 三項主題 家訪學生30萬人次 2018年,廈門市教育局局長郭獻文帶隊家訪。全市有43000多名教師、校長深入學生家庭、社區家訪,受訪學生達到了30萬人次。這是廈門教育系統持續12年的“三項主題”活動內容之一。 “三項主題”具體是:教師崗位大練兵、師德建設和百名校長萬名教師進社區進家庭。從2007年4月起,廈門教育系統在全市中小學、中等職業學校和幼兒園啟動家訪活動,除了老師常規家訪外,每年還要特別組織大規模的校長、老師進社區進家庭。 廈門市教育局局長郭獻文對其的解讀是:它抓住了教育本質———師德教育和教師崗位大練兵,培養“德藝雙馨”的教師;進社區進家庭,因為單靠學校是教育不好孩子的,孩子的教育需要社區和家庭的共同努力。 市教育局副局長吳億年說,去年市教育局派出10支小分隊,由委局領導和部分教育局機關處長帶領,利用周末,加入到進社區進家庭的隊伍中。有人問他們:“你們不是校長、老師,去家訪有什么用?”吳億年說,主要是為了起到帶頭示范作用,傾聽社區和學生、家長心聲。 當然,家訪不只是簡單的“告狀”,教師們必須做好細致的工作。訪前,搜集、閱讀、分析受訪對象的資料,明確家訪任務,制訂家訪計劃;訪中,與家長共同研究,尋找學生心理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共商對策,了解家長的想法,解除家長對學校教育工作的疑惑和誤解,聽取社會對學校教育教學的意見和建議;訪后,必須反饋家訪成果,寫出家訪體會。 家訪也不單單是班主任的事,各個科任教師也全員參與進來,一起探討學生學業的變化情況與原因;涌現了許多老教師帶新教師家訪,本地教師帶外地教師家訪,家屬開車陪教師家訪的動人故事;甚至連行政后勤人員、駐校公安司法干警、學生管理員也一齊行動…… 除“三項主題”外,廈門市在師資隊伍建設方面還有許多有力的措施,營造尊師重教的良好氛圍。每年9月舉辦一次頗具聲勢的表彰大會,數以千計的優秀教師和先進教育工作者獲得國家、省、市、區的各種獎勵;同時,從2016年開始,廈門為中小學、幼兒園的班主任、段長發放班主任獎勵金,每人每年從4000元到6000元不等;每年都為教師辦幾件實事,解決教師生活、學習、工作上的困難。 |
相關閱讀:
- [ 06-18]集美區部署宣傳思想文化戰線增強“四力” 教育實踐工作
- [ 06-18]集美區民營企業家代表赴井岡山開展理想信念教育活動
- [ 06-17]廈門湖里實驗中學開展“垃圾不落地”環保教育實踐活動
- [ 06-14]家庭勞動教育缺位 孩子“學以成人”落空 怎么辦
- [ 06-12]廈門湖里實驗中學:垃圾分類進校園 環保教育在行動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