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城市黨建學院利用互聯網思維整合資源、紓解痛點,聚焦以黨支部書記為主體的基層黨務干部,探索出一條新時代的黨員教育培訓之路—— 打造新時代基層黨務干部的培訓搖籃 廈門城市黨建學院院部揭牌儀式 (資料圖片) 東南網7月2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潘抒捷 廖麗萍 通訊員 鄒楊)隨著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基層黨務干部對專業化培訓的需求日益強烈。一個客觀的事實是,傳統的培訓方式面臨著培訓資源有限、辦學機制固化、培訓質量不高等缺點。 如何滿足新時代基層黨務干部的需求?作為國內首家由地方黨委組織部門與黨校聯合組建的綜合性黨建學院,廈門城市黨建學院瞄準師資場地、課程教材等痛點,探索特色化的辦學體制機制,推動了基層黨建工作的落實。據統計,學院自2017年7月成立至今,已開辦培訓班500多期、培訓2.7萬多人次,在全國范圍內產生了初步的品牌效應。 以問題為導向,堅持探索創新 前埔北社區隸屬思明區蓮前街道,多年來一直是基層黨建工作的先進典型,也因此常有上級部門及兄弟省市的領導干部前來參觀考察。作為該社區黨委書記,陳建萍坦言過去曾忙于接待,很少有時間入戶走訪,和黨員群眾交流溝通也比較少。 “我們的社區工作者,甚至兩委成員中有不少同志都屬于‘埋頭苦干’型?!标惤ㄆ颊f,他們專注于做好本職工作,因而,每當有調研檢查或參觀考察活動時,不愿也不愛站到臺前。當然,不愿講、不愛講的背后,也有不敢講、不會講的因素。她認為,基層黨務工作者要盡快從幕后走向臺前,并學會在黨務工作中總結提煉黨建經驗,都需要接受專業化培訓和教育。 基層黨務干部對專業化培訓的需求日趨強烈,但尷尬的是,長期以來,由于沒有專門的培訓教育機構,這項工作主要由負責黨務工作的部門承擔,往往耗費大量的時間、精力,效果還未能達到預期目標。 翔安區委組織部副部長紀清淵就以師資難、組織難、成效難等“三難”概括面臨的痛點:首先,師資大多是本地專家,都是“老面孔”,容易“審美疲勞”;其次,受限于時間和場地,培訓無法“應訓盡訓”,無法“全覆蓋”;最后,培訓大多是一天之內結束的大班化教學,課程局限于黨建實務,且多是理論授課,缺少現場教學,缺少感性認識,總感覺不解渴。 廈門市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介紹說,創辦廈門城市黨建學院,就是針對長期以來缺乏對基層黨務干部系統培訓頂層設計和組織實施的問題,細分基層黨建的不同領域,在經費、陣地、師資、課程、教材、服務等方面打造流水線、組合拳式的“一體化”專業平臺陣地,讓基層黨務干部有歸屬感,讓黨員教育培訓工作有規劃、有創新、有落實。 |
相關閱讀:
- [ 06-28]廈門市翔安區青年志愿者聯盟開展業務培訓會
- [ 06-20]全腦開發培訓亂象:大腦開發課程老師稱不懂原理
- [ 06-20]廈門湖里組織衛生健康系統開展消防安全工作培訓
- [ 06-18]廈門市中小企業服務月開展知識產權保護培訓
- [ 06-15]廈湖里衛生健康局組織召開轄區醫療機構感染防控專題培訓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