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整合資源,加強“四名”建設 廈門城市黨建學院成立之初沒有實體依托,可謂“上無寸瓦、下無寸土”。因此,黨建學院先后探索與地方高校、區委黨校、國有企業三種類型戰略合作伙伴合作辦學,共建思明院部、城職院部、創新院部等三所執行分院部,由其具體負責培訓任務的組織實施。 創新院部承擔辦學主體任務,由廈門黨建學院與廈門信息集團創新公司共辦。廈門信息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江孔雀說,集團借助國有企業的人力資源配置優勢,配備專職工作人員32名、兼職21名,有效突破機關、事業單位人員編制的局限性,以市場化運作助力黨建學院的辦學工作,很好滿足了全市廣大基層黨務干部、外地黨務干部來廈學習培訓的需求。 廈門城市黨建學院的培訓,不僅有課堂上的理論授課,還推行在實訓基地“現場考察+現場教學”的模式。據介紹,這些實訓基地系按照標準,從全市范圍內進行遴選,目前共有黨性教育、黨建典型、綜合拓展等3類16個領域共167個實訓基地。 除了場地,師資、課程、教材等痛點也在探索創新中逐一解決。 “黨建學院實行學員打分制度。”被聘為客座教授的廈門國貿集團黨辦主任葉厚飛說,這倒逼大家全面系統梳理業務工作、心得體會等,用接地氣的語言、過得硬的事例、面對面的互動,傳播推廣典型經驗和做法。目前,黨建學院已聘任200多名來自省內外各領域的黨政領導、黨務干部、專家學者和基層代表為客座教授,師資結構不斷優化。 據介紹,黨建學院開發了涵蓋黨史黨規、時事熱點、國情市情、黨建實務、鄉村振興、掃黑除惡等領域的400多門特色課程。此外,遴選126名黨務工作者組成13個編寫小組,歷時4個月編寫出一套70余萬字的黨務干部培訓系列教材。 廈門城市黨建學院堅持以打造基層黨建工作的“名師名課名基地名教材”立校,突出黨員教育培訓工作的“高質量高效率、標準化規范化”的實踐特色。許多基層黨務干部都說,“廈門城市黨建學院已成為一座沒有圍墻的紅色學院”。受訓方只需提出相關培訓需求,從課程安排、師資配備到食宿行等,全部都交給黨建學院。 訓強黨務干部,夯實基層基礎 日前,記者走進位于百家村路的廈門城市黨建學院院部。院部墻上的教學匯總電子屏實時刷新各個分院和實訓基地的培訓動態。 當天,共有14個黨務工作培訓班在廈門同步進行,來自全國各地的600多名學員彼此各不影響。黨建學院機制活、辦學實,自然也就做到了成效好。 按照黨員教育管理工作相關規定,每年需要分層分類開展黨支部書記全員輪訓。如今,每年到學院“充電”一次已經成為廈門全市基層黨支部書記的權利和共識——學院把培訓本市1.5萬名基層黨組織書記培訓作為教學的主要對象,重點針對黨支部書記、“廈門黨建e家”管理員和黨建工作指導員三支隊伍,帶動引領全市基層黨務干部全員輪訓落到實處,成為全市基層黨務干部業務培訓的“主陣地”。 訓強了黨務干部,就夯實了基層基礎。“現在,社區不少人都可以接待調研考察活動,不僅大膽講,還喜歡講。”湖里區禾山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魏峰表示,該街道一批社區工作者參加培訓后,從只懂對口業務到全面掌握了解社區情況,工作的積極性不斷提升。從面上看,經過系統輪訓后,去年全市共有黨員人數較多的164個黨支部升格為黨委(黨總支),5284個基層黨組織按期換屆。市委組織部對全市基層黨組織規范化建設進行實時量化考核,全市積分在90分以上的黨支部、黨員分別占總數的19.8%、28.5%。 黨建還帶動了產業發展。同安區委黨校科研室主任沈麗英說,高山黨校所在的兩個村莊,通過創辦首家“農村淘寶”、農家樂民宿,采取“企業+合作社+村民”形式建設“軍營紅”番茄基地等,不斷壯大村集體收入。去年,農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25035元、25002元。翔安區內厝鎮后田村黨總支部書記黃東志到高山黨校學習培訓后深受啟發,經過調研提出,利用原有舊小學建設全市首個“知青歲月”主題館,并結合鄰村資源串點成線,使之成為一個黨性教育鄉村振興的特色考察點。 廈門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陳沈陽表示,下一步,廈門城市黨建學院將牢牢把握正確的辦學方向,不斷優化教學菜單,創新教學方式,拓展教學資源,進一步彰顯“機制活、辦學實、成效好”的特色優勢,把學院打造成為基層黨務干部的培訓搖籃,力爭成為全省、全國的黨員教育培訓示范基地,不斷展現新時代廈門基層黨建工作的新面貌、新氣象。 |
相關閱讀:
- [ 06-28]廈門市翔安區青年志愿者聯盟開展業務培訓會
- [ 06-20]全腦開發培訓亂象:大腦開發課程老師稱不懂原理
- [ 06-20]廈門湖里組織衛生健康系統開展消防安全工作培訓
- [ 06-18]廈門市中小企業服務月開展知識產權保護培訓
- [ 06-15]廈湖里衛生健康局組織召開轄區醫療機構感染防控專題培訓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