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博物院原“掌門人”單霽翔做客思明區“智慧·講堂” 要讓文物有尊嚴 海西晨報訊(記者 雷妤 實習生 王麗娜)退休后,故宮博物院原“掌門人”單霽翔首次現身廈門。 過去5年,單霽翔曾多次實地考察鼓浪嶼,促成廈門市與故宮博物院“聯姻”,建成故宮博物院首個分館———故宮鼓浪嶼外國文物館。 昨日上午,思明區“智慧·講堂”暨思明區委、鼓浪嶼風景區黨工委中心組學習活動舉行,單霽翔現身帶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做中華傳統文化的忠實守望者》講座。 今年7月8日是鼓浪嶼申遺成功兩周年。值此之際,思明區舉辦這場活動,正是以實際行動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福州古厝>序》和關于鼓浪嶼申遺成功的重要指示精神,凝聚智慧和力量,做好文物保護工作的又一舉措。 談廈門 父母在鼓浪嶼生活十多年 提起鼓浪嶼申遺,單霽翔說,當年廈門提出鼓浪嶼申遺時,他正任國家文物局局長,對鼓浪嶼申遺強烈支持。他對鼓浪嶼的“好感”,不僅在于鼓浪嶼自身的文化魅力,也源于父輩的經歷。 “我的父母在鼓浪嶼生活了十多年,兩個哥哥和一個姐姐都出生在鼓浪嶼。后來鼓浪嶼成為前線,父母就到東北解放區去了,我出生在東北沈陽。”單霽翔調侃道:“父母沒有經得我的同意,就把三個月大的我抱到了北京,自小生活在北京傳統民居———四合院里。萬萬沒想到,在我快退休時,叫我到北京最大的四合院‘看門兒’。” 這個“看門人”并不好當。2012年年初,正值故宮的低潮期,58歲的單霽翔臨危受命,接到調令,被任命為故宮博物院新院長。故宮博物院建院94年,前后6任院長都沒有“善終”,單霽翔形容這一工作“如履薄冰”,“有今天,沒明天”。在他看來,當故宮博物院院長最重要的就是兩個字———責任,萬無一失,一失就萬無。 談文物 要讓塵封的文物“活”起來 “掌門人”責任雖大,卻不妨礙單霽翔大刀闊斧改革。曾經一篇《故宮,你怎么變成這樣了?》文內細數這些年,故宮博物院發生的變化,網文刷爆網絡足見大家對這位“網紅院長”的肯定。 故宮博物院有三大資源,即館舍宏大、藏品豐富、觀眾眾多,但剛開始管理故宮博物院時,單霽翔卻感受不到這館舍的宏大與藏品的豐富,因為有90%的文物沉睡在庫房里,這對觀眾的觀看感而言是大打折扣的。 “故宮和鼓浪嶼一樣,都不缺觀眾。”單霽翔發現,80%的人都是跟著導游走,并沒有感受到博物館應有的美。在他看來,文化遺產資源要為人民做出貢獻,要能具體到每一個觀眾,觀眾走出博物院時,最重要的是能回想起來獲得了什么。 “我們要做一場管理革命,重新審視過去我們的一切做法———究竟以自己管理為中心,還是以我們的服務對象為主?”單霽翔的改革從“裝點門面”開始,通過一系列整改措施,向社會承諾,三分鐘之內就能買上門票,對安檢、驗票也進行了改革。 要想服務好,就要把自己當成游客。之后,故宮不斷提升游客的體驗感,增加女廁的比例,增設座椅等基礎設施;修繕文物,通過高科技讓文物“活”起來;開發故宮文創產品,風靡年輕人群體。 |
相關閱讀:
- [ 07-04]臨夏52人啟程廈門思明實現就業夢 勞務輸轉助力脫貧攻堅戰
- [ 07-04]東西部扶貧協作 廈門思明新媒體走進甘肅臨夏采訪行啟動
- [ 07-04]廈門思明一77歲老人摔倒骨折 路人伸出援手
- [ 07-04]廈門思明中山、松柏片區燃氣管線開始改造
- [ 07-04]廈門思明區第三輪市政設施提升燃氣管線建設工程啟動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