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保護 大家都參與,文物才安全 2016年年底,故宮公布館藏文物數(shù)量為1862690件(套)。對塵封已久的文物進行修繕,也是單霽翔一直在做的事情。“好的文物保護,不是把它們鎖在庫房里,而是應該讓它們重回社會生活。只有人們在社會生活中感受到自己的義務,才會傾情保護它們,文物才會有尊嚴。”單霽翔說。 一部故宮博物院的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在豆瓣上獲得9.4的高分,遠超當年網(wǎng)紅劇《瑯琊榜》和《太陽的后裔》。在給出高分評價的人群中,70%都是年輕人,這讓單霽翔感到意外,他以為年輕人并不喜歡這種慢節(jié)奏的紀錄片。單霽翔說,今年故宮博物院招聘88名員工,有4萬人報名,不少年輕人都想來故宮修文物。 隨著一棟棟古建筑被修好,雜物被清理干凈,故宮的開放區(qū)從過去的30%增加到了80%。80%不是個簡單的數(shù)字,每天下午閉館時,有700名員工對故宮清場,防止有人逗留在故宮內(nèi)。曾有人疑問:故宮曾發(fā)生盜竊案,開放越多的區(qū)域,是否風險就越大呢?單霽翔認為不然,他說:“只有把保護文物的知情權、參與權、監(jiān)督權和收益權給予億萬民眾,讓大家都來保護,文物才會安全。” 談未來 把故宮交給下個600年 明年,是故宮600年。 傳統(tǒng)文化在于傳承,故宮在營銷所得的大量費用都投入到了下一代,并且不收費。去年故宮博物院有6萬多場次的教育活動,這無疑是世界博物館教育活動中最豐富多彩、受益人群最多的。“這是最值得的。”單霽翔說,因為孩子長大會熱愛中華傳統(tǒng)文化,會對博物館更有感情。 為了更好地傳播故宮文化,故宮博物院和不同的學校研發(fā)了40多種綜合實踐課程,推出的“紫禁書院”也逐漸走向了國內(nèi)的多個城市。故宮教育不拘于國內(nèi),它的腳步也走向了國外,從新加坡到泰國,再到澳大利亞,故宮講堂場場爆滿,培訓活動廣受好評。 “我們要把壯美的故宮交給下個600年。”單霽翔說。 |
相關閱讀:
- [ 07-04]臨夏52人啟程廈門思明實現(xiàn)就業(yè)夢 勞務輸轉(zhuǎn)助力脫貧攻堅戰(zhàn)
- [ 07-04]東西部扶貧協(xié)作 廈門思明新媒體走進甘肅臨夏采訪行啟動
- [ 07-04]廈門思明一77歲老人摔倒骨折 路人伸出援手
- [ 07-04]廈門思明中山、松柏片區(qū)燃氣管線開始改造
- [ 07-04]廈門思明區(qū)第三輪市政設施提升燃氣管線建設工程啟動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