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推新規營造一流營商環境,推動兩岸知識產權等深度融合發展 為臺灣人才科研成果轉化護航 海西晨報訊(記者 潘薇 陳翠仙)7月6日,金融科技與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論壇在廈門紅點設計博物館舉辦,來自兩岸科技、金融業者及專家近60人齊聚一堂,一同分享交流專利發明產品,布局產業未來發展。廈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最新發布的《優化營商環境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也為兩岸科技、金融產業的合作提供了強有力的幫助。與會嘉賓表示,未來將有更多的臺灣業者及人才來廈發展。 《若干措施》提到,高標準建設臺灣地區標準化(廈門)研究中心,推動兩岸知識產權深度合作;獎勵臺灣發明專利在廈門轉化等。參與論壇的業內人士表示,這些措施有望吸引更多臺胞來廈投資創業,推動兩岸產業的深度融合。 此次論壇主辦方之一、廈門市智能制造發展促進會執行會長方淑貞說:“未來10年至30年,兩岸人工智能、AI等技術發展是趨勢,這些技術將在金融、醫療及科技產業等領域廣泛運用,這些也是廈門十分注重發展的產業,廈門有好政策及營商環境,將會吸引越來越多臺灣發明落地,促進兩岸產業共同發展。” 對此,臺灣科技大學東南區校委會理事長曾月春十分認同,她告訴記者,大陸為臺灣人才的發展提供了許多支持。據她介紹,目前臺灣科技大學有400多名校友在大陸的不同崗位上奮斗,而廈門更是校友“登陸”發展的首選。“廈門的惠臺措施不斷落地,對于從事高新技術產業的臺青給予了不少幫助。”曾月春告訴記者。 在曾月春看來,大陸的發展空間巨大,她希望以東南區校委會為基礎,打造產學研合作的平臺,為學生提供就業、實習機會,也會為企業解決人才緊缺的問題。“我們的校友既有企業家,也有在高校任職的教授。利用校委會的平臺,將這些資源進行整合,提供更多的發展機會。”曾月春介紹說,現在正是畢業季,他們也積極為正要踏入社會的校友提供來大陸發展的機會。 在博智深學教育智慧制造事業部任職的臺胞李永輝也致力于為兩岸培養高新技術人才。他認為,大陸智能制造的發展以及企業的轉型升級方興未艾,需要大量的人才。“在人才的培育和吸引力這一方面,大陸已經趕超臺灣了。”李永輝解釋說,很多臺灣的年輕人愿意來大陸發展。如何讓這些人才融入大陸的智能制造產業,這是他所思考的問題。 特寫 臺胞“登陸” 拿下32項專利 廈門理工學院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教授、臺灣大學機械所博士后邱亦睿坦言,當初正是看中廈門的營商環境以及廈門的惠臺措施,才選擇來廈門發展。 “廈門注重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及金融業,這些也是臺灣的優勢所在,對于臺灣業者來說,來廈門發展十分合適。”來到廈門已有5年的邱亦睿是位機械達人,來到大陸后他獲得了不少專利,目前授權發明專利2件,公開或申請發明專利6件及授權實用新型專利24件。此外,他還指導學生獲挑戰杯科技作品競賽全國三等獎等共30項,指導學生獲國家級創業實踐項目等科研項目立項17項等。 對于廈門近日發布的新舉措,邱亦睿表示這也給了很多臺灣業者機會。他說:“廈門越來越注重科研成果的轉化,特別是對知識產權的重視與保護,據我所知,接下來廈門還將成立兩岸知識產權法庭,為營造兩岸經濟、貿易、技術等領域合作、創新的良好氛圍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在論壇期間,邱亦睿還帶領著學生展示最新的研發項目成果。他介紹說,他的團隊計劃在8月份生產出第一代太陽能輔助動力智能老年代步車。“如今大陸老年人口不斷增加,出行問題也成為關注點,現在市面上已經有不少老年代步車產品,與之相比,我們所做的研發項目更注重智能,運用5G及太陽能等先進技術進行定速巡航、GPS定位、過流保護、電磁剎車等,確保老年人代步行車安全。” |
相關閱讀:
- [ 07-05]廈門集美多舉措吸引更多臺灣青少年來廈開展研學交流
- [ 06-25]臺灣學子搭“中遠之星”來廈研學
- [ 06-23]攜手促進兩岸融合發展 莊稼漢會見臺灣云林縣縣長張麗善
- [ 06-20]《過臺灣——從歷史走來》新書首發式在廈門舉行
- [ 06-19]第七屆海峽杯帆船賽昨起航 兩岸13支隊伍橫穿臺灣海峽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