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校園不再“擁擠” ——廈門探索多元破解學校用地難 教育用地緊張的問題日益突出。某些老城區學校未能配齊標準的運動場所,不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廈門的教育前進路上,教育用地尤其是島內學校用地緊張是日益突出的現實困境之一。 東南網7月9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楊珊珊/文 施辰靜/圖)挖潛擴容,新建學校,填補學位缺口……近年來,這些詞語成為廈門教育界的熱詞。為了滿足適齡兒童的就學需要,廈門不斷在新建、改擴建學校上做文章,探索多元破解學校用地難題。 客觀地看,對于廈門,特別是廈門島內來說,一邊是學生快速增長帶來的壓力,一邊是用地緊張的客觀現實,如何更好地在有限空間內保障學校用地? 近期,廈門市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對《廈門經濟特區學校用地保護規定》實施情況開展執法檢查,對破解廈門學校用地緊張、做好學校用地保護工作給出了多項建議。近年來,廈門針對解決學校用地問題的探討和探索也不少,諸如通過舊廠房改造辦學校、集約化辦學等。 用地局促制約學校發展,呼吁改善辦學條件 目前,廈門島內不少中小學出現“大班額”現象,有的教室桌椅排到學生后背幾乎抵住墻壁,還有不少學校為了“挖潛擴容”,只能“犧牲”會議室等改造為教室,有的老城區學校未能配齊標準的運動場所…… 特別作為廈門老城區的思明區,問題尤為凸顯。近年來,外來人口加劇涌入,廈門的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急速增加,加上本市人口適齡兒童的增加,形成“雙增長”現象,給解決就學問題帶來巨大壓力,而島內可供開發利用的土地資源極其有限,適合作為教育用地的土地更是稀缺,新建、擴建學校難度大。 在思明區何厝小學,隨著周邊觀音山CBD區的快速發展,這所已有百年辦學歷史的學校近幾年迎來了生源的快速增長期。校長張運紅介紹,目前學校有19個班級,學生超過800名。為了滿足辦學所需,學校教學樓一樓的部分教室是由醫務室等改造而來的。 “對比一些老城區的學校,目前我們仍算得上空間充足,但根據周邊地區的發展預估,學校不久后也將迎來用地緊張,需要進一步擴大班級數、擴大辦學規模。”張運紅介紹。 據統計,以義務教育階段招生為例,從2010年起,廈門市小學招生數年平均以11.59%的速度快速增長,平均每年增加小學招生數約4300人,從2011年起,初中階段招生數以年平均9.59%的速度增長,平均每年增加初中招生數約2600人。2012年底,廈門全市納入機構編制統計的各類學校里,學生總數為39.6萬人,這個數字到2017年就增加至50.6萬人,并且這兩年以更快的速度增長,教育部門壓力巨大。 廈門市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發現,盡管根據相關法規,廈門市政府規劃并部署了一系列學校項目,但在實施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例如島內規劃的一所小學因征遷難歷時多年無法啟動建設,有的島外農村教育規劃建設項目不在廈門城市總體規劃之內,導致項目無法啟動建設,有的居住小區已交付使用多年,配套學校仍未建設…… “檢查后,我們提出建議,經濟社會發展規劃、財政資金投入和公共資源配置上都應優先滿足教育的需要,加快補齊民生短板。”廈門市人大教科文衛委主任委員陳李升說,今后要杜絕因經濟利益驅動教育規劃“讓位”的現象,健全體制機制保障《廈門經濟特區學校用地保護規定》的落實,要科學規劃配套中小學、幼兒園,避免把征遷難啃的“硬骨頭”選址為教育用地,依法加大中小學、幼兒園學校用地的征地拆遷力度。 |
相關閱讀:
- [ 07-09]廈門一中集美分校入圍全國中華傳統文化傳承學校推薦名單
- [ 07-08]廈門集美工業學校實施“實踐周”制度 收獲別樣成就感
- [ 07-08]廈門小學報名今天最后一天 不少學校實行微信預約取號
- [ 07-08]廈門今天小學報名最后一天 不少學校實行微信預約取號
- [ 07-05]參與愛心義賣等 廈門這些學校的閉學式不一般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