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起來傳下去”,鼓浪嶼保護升級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干事伊琳娜·博科娃(中)參與鼓浪嶼居民的社區音樂活動。(資料圖片) 音樂是鼓浪嶼的一張名片。逢年過節,鼓浪嶼的音樂愛好者們都會在碼頭舉辦音樂快閃活動。 東南網7月9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林澤貴\文 施辰靜\圖)8日,在鼓浪嶼申遺成功兩年后,《廈門經濟特區鼓浪嶼世界文化遺產保護條例》正式實施。這是繼2012年出臺《廈門經濟特區鼓浪嶼文化遺產保護條例》后,廈門再度為加強鼓浪嶼文化遺產保護專門立法。 在申遺成功紀念日用“升級版”法規為保護“世遺”鼓浪嶼提供有力的法律支撐,彰顯了廈門市對這顆“女王皇冠上的寶石”的珍視。而相比此前的《廈門經濟特區鼓浪嶼文化遺產保護條例》,“升級版”《條例》站位更高,從“世遺”的視角出發,建立長效保護機制,將鼓浪嶼“世遺”保護納入法治化軌道。 立法升級保護 擦亮“皇冠上的寶石” 鼓浪嶼鹿礁路,日本領事館舊址。“真的可以用精雕細琢來形容。”一位廈門市人大代表看了這里老建筑的修繕后驚訝不已,“鼓浪嶼要留住的,就是這些歲月痕跡和歷史感,而不是煥然一新的東西。”此前,這里經過專家們像磨繡花針一樣修繕了兩年多:一個看似不起眼的百葉窗拉桿,是從印尼定制木材,空運過來做修補的;天花板的修復,選用了和過去一樣的40年以上的杉木。 對鼓浪嶼文化遺產“精雕細琢”的保護,廈門市一直不遺余力。2000年,廈門市人大常委會通過了《廈門經濟特區鼓浪嶼歷史風貌建筑保護條例》,為加強對鼓浪嶼歷史建筑的保護,繼承歷史建筑文化遺產,提供了法治保障。2008年決定正式啟動鼓浪嶼申報“世遺”后,廈門市舉全市之力推進鼓浪嶼申遺工作。2012年,廈門市人大常委會通過了《廈門經濟特區鼓浪嶼文化遺產保護條例》,對遺產保護、申遺成功起到積極促進作用。 鼓浪嶼申遺成功,讓世界聚焦廈門。但如何守護住這份獨特的世界文化遺產,并讓它“活起來、傳下去”,成了歷史交給廈門的一道重要課題。 “這正是這部法規要重點解決的問題。”廈門市人大法制委秘書處處長李明哲說,申遺的初衷是為了“更好地保護與利用”,而“升級版”法規的實施,正是廈門市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鼓浪嶼申遺成功作出的“把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遺產精心守護好,讓歷史文脈更好地傳承下去”重要指示精神的重要舉措。他表示,申遺成功后,鼓浪嶼作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定位已轉變為歷史國際社區,保護工作面臨許多新情況新問題,“升級”法規將鼓浪嶼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納入法治化軌道,推動鼓浪嶼文化遺產的保護再上新臺階,讓皇冠上的寶石更加熠熠生輝,讓歷史文脈更好地延續下去。去年10月,這部條例提交廈門市人大常委會審議,前后歷經四審,廣泛聽取各方意見,反復修改。 在李明哲看來,條例立足于發揮法的剛性約束作用,立足于保持文化遺產的真實性和完整性,嚴格規劃控制和管理要求,確立保護名錄制度,實行責任人制度,規定遺產監測制度、不可移動文物和歷史風貌建筑等的損毀救濟制度以及修繕補助機制,加大了商業業態、市容環境、公共秩序等方面的規范管理力度,為鼓浪嶼世界文化遺產構建起多層次的保護體系,提供全方位的法治支撐。 “通過立法,做好頂層設計,規范制度,這樣才能使鼓浪嶼保護長期堅持下去。”廈門市人大法制委副主任委員李本年說,這部法規既有頂層設計,又有具體的、可操作性強的條款,“比如專門設置了遺產保護專項資金,對資金怎么來、怎么用等進行了規定。通過這些具體規定,保證法規能夠落地落實”。 |
相關閱讀:
- [ 07-09]廈門鼓浪嶼首家文創智能體驗店運營
- [ 07-08]名家名曲薈萃 2019鼓浪嶼音樂節今日拉開帷幕
- [ 07-08]廈門鼓浪嶼世界文化遺產保護條例今日起實施
- [ 07-05]精彩活動不斷 2019鼓浪嶼音樂節將上演
- [ 07-02]廈門思明百名小學生鼓浪嶼唱紅歌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