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好廈門故事 傳播嘉庚精神 作家何書彬采用非虛構文學文體進行創作,令人耳目一新 “生活在集美、廈門,處處能感受到陳嘉庚先生的影響。”何書彬認為,集美學校“誠毅”校訓,是陳嘉庚先生對自己所做的事業最好的提煉和升華,越是了解陳嘉庚的故事,越感到陳嘉庚先生的偉大,越能感受到陳嘉庚先生的人格魅力。 何書彬說,他更喜歡寫本地的文史,寫集美學校、寫廈門二院的歷史,挖掘更多與集美、廈門相關的史料,把廈門的故事和嘉庚精神呈獻給讀者。 喜歡研究廈門當地文史 更多關注嘉庚精神及影響 何書彬喜歡文史,而且喜歡關注廈門當地的文史,除了關注鼓浪嶼之外,他更多關注的是陳嘉庚先生創辦的集美學校和廈門大學。他說,“嘉庚精神”實際上是把傳統的修齊治平理想,以興實業、辦教育的形式,無縫地嫁接到了現代商業和公益行為之上。 今年4月,何書彬在個人的微信公眾號上發了一篇《廈大夢,100年了》,引起了廣泛的關注,點擊量達到7萬多。內容主要是寫陳嘉庚先生創辦廈大的經過,引起了眾多廈大學子的共鳴。何書彬說,陳嘉庚先生影響了一座城,對于集美、廈大乃至廈門而言,陳嘉庚的影響無處不在。他所居住的集美新城也可以看到嘉庚風格的建筑,也有以“誠毅”命名的廣場和道路,這都是大家對嘉庚先生的懷念。 寫作要堅持言之有物 更多時間用于查資料 何書彬說,創作的過程非常辛苦,因為從事的是非虛構寫作,所以每次寫文章都要查找很多資料。他會上網查詢很多資料,也會購買很多書,不是正規出版物上出現的資料,他都很少引用。 “創作需要投入更大的激情和精力,如果樂在其中就不感覺累。”何書彬說,“寫一篇6000字的文章可能需要半個月的時間,更多的時間是在查閱資料,篩選素材,真正寫的時間可能只需要半天。”他認為僅僅擁有史料是不夠的,在寫人物故事時,必須揣摩人物的心態,能感受到人物的感情波動時,才能寫出好文章,才能打動讀者。 何書彬曾在網上發了一篇寫王陽明的文章,讀者好評如潮,文章的留言就有6萬多條,引起了出版社的關注。很快,他又根據這篇文章,綜合十年來斷斷續續所寫的與王陽明有關的文章,用3個月的時間整理出了一部10多萬字書稿,去年他的《大明完人王陽明》一書出版了。他說,寫作的過程中要對自己的文字負責,可以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查閱資料,但一定要堅持言之有物。有時,他也會感覺很累,甚至失去了語感,寫不出任何文字。 何書彬 一個媒體人出身的創作者,他所創作的嘉庚故事、廈門二院故事等,集歷史的嚴謹性與文學的故事性、戲劇性為一體。他采用當下比較新穎的非虛構文學文體進行創作,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先后出版過《奔騰年代:鼓浪嶼上的商業浪潮》《引領時代:鼓浪嶼上的人文之光》《創城記:追尋老廈門印跡》《大明完人王陽明》等作品。(記者:陳滿意 通訊員:許安然 來源:集美報) |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